首页 交流园地

【纪念民建成立75周年】缅怀民建先辈 烙下红色印记

信息来源:李艾雪   发布时间:2021-01-19   浏览次数:4981

1945年12月16日,民主建国会成立大会在重庆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举行。当日,93人出席成立大会。大会公推黄炎培、胡厥文、黄墨涵组成主席团。胡厥文致开幕词:“本会之筹设,其最大目的为促成民主。本会非少数人垄断之团体,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以国家民族为前提,我们是代表全民的。本会绝对与全民一体,本会工作前途之成功即全民之成功,所以前途非常光大。”

在庆祝民主建国会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缅怀各位民建先贤的高风亮节,感慨万千。

一、持守理想信念,对光明不懈追求的黄炎培

黄炎培在发起民主建国会前曾说:“只有把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个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个地方的人,才能使得地地得人,人人得事。”他与杨卫玉、胡厥文谈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家的前途问题时,一致认为民族工商界不能只埋头搞实业,还必须有一个自己的政党,取得应有的地位。经过紧张的筹备,134人参加了民主建国会的发起签名。其中,约半数是民族工商业者、金融界代表人物,约半数是与工商界有密切联系的文教界中上层知识分子和经济工作者,1945年12月16日,民主建国会在重庆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召开大会,宣告成立。

曾笃定一生不做官的黄炎培说:“以往拒绝做官是不愿同流合污,今天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情,自己不应该不做,我这是做事,不是当官。”正是这样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一生所著《中国商战失败史》《中国教育史要》《黄海环游记》《八十年来》《延安归来》,诗集《天长集》《红桑》,为民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激励我们奋勇向前。

二、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奋斗一生的胡厥文

抗战胜利后,胡厥文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和黄炎培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民主建国会,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和发动内战,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和平、民主、统一、富强新中国的主张,为推翻三大敌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民建会内和广大工商界中,胡厥文享有崇高的威望,他践行民建工商联提出的“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行动纲领,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积极参加各项政治运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我们民建人树立了优良传统的精神丰碑。

三、“实业救国”,为祖国奉献毕生的王光英

王光英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受革命家庭的影响,曾冒着极大风险陪同母亲董洁如帮助中共地下组织传送情报,掩护地下工作者。抗日战争后期,他兴办民族工业,向解放区低价出售大量军用物资和医疗用品,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及时向刘少奇同志反映了天津工商业者因不了解政策纷纷关厂关店致工人大量失业的情况。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委托刘少奇同志到天津指导工作,及时稳定了社会情绪,恢复了工商界的生产信心。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真诚实践“听党的话,跟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诺言,被周恩来同志誉为“红色资本家”。“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严重冲击,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担任天津市副市长,雷厉风行、夜以继日地工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情况,恢复和整顿天津商业一条街,受到中共天津市委和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半个多世纪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患难与共的历程中,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始终不渝,同几代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中国共产党信赖的挚友和诤友。

王光英同志一生热爱祖国,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他坚持原则,团结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勇于开创,敢于担当。他将个人命运和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融为一体,把毕生精力都倾注到国家建设和发展中。他的崇高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四、不畏逆境、坚持真理的万国权

万国权在文革中,受到了冲击,经受了考验,他身处逆境,依然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没有动摇过。1977年调入天津市政协工作,同时担任天津市民建副主委和天津市工商联副主席职务。他坚决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以极大的政治热情积极投入工作,为推动两会经济咨询服务,配合国民经济计划调整,发展集体经济,安置待业青年,及外贸咨询服务试点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履行参政党职能中尽心竭力。

五、心系祖国,永葆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本色的孙起孟

孙起孟一生追求真理,热爱祖国,心系人民。他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殚精竭虑,竭诚奋斗,在共同的事业中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一生奉行责在人先、利居众后、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他光明磊落、谦和好学、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他热爱祖国,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他为我国的多党合作事业鞠躬尽瘁,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1995年8月,孙起孟撰写过一篇题为《爱国、爱党、爱会、爱学》的文章,把民建老一辈身上的精神财富概括为“四爱”精神,认为这是使民建能够建功立业与时俱进的精神动力。其实孙老是践行“四爱”精神的楷模,他把爱国、爱党、爱会、爱学的精神融入了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反映在了他思想和作风的一言一行里。

孙起孟一生奉行责在人先、利居众后,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他的“三不”原则:不收礼、不吃请、不祝寿。家里日常所用的床铺、桌椅、书柜,多是50年代初政协机关配置、60年代折价卖给个人的老式家具,坏了修,修了用,舍不得丢掉。

我们民建会员很多都是企业家,在当下更应该厉行节约,明白“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正如习近平所说:“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居安思危,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绷紧粮食安全之弦,让节约粮食成为永久的习惯和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我们的缅怀是为了总结经验,75年前,在血雨腥风的黎明前夜,民建先辈在民主与科学的道路上苦苦探索。我们的缅怀是为了向前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民建先辈与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心肝胆相照,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让我们由衷地敬佩和无比地自豪。我们的缅怀是为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树立信仰的力量,努力奋斗,积极工作,继承和发扬民建老一辈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形成的政治性念和优良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永葆初心。

(作者系恩施民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