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报道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学习资料】全国政协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学习资料汇总(上篇)

信息来源:湖北政协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3864

【编者按】

5月30日至6月1日,十四届全国政协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在京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开班式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石泰峰在结业式上发表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周强、穆虹、王东峰、姜信治作专题辅导,3位专家应邀授课。

为推动全国各级政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提升履职效能。《人民政协报》和“全国政协”公众号开设“十四届全国政协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专栏,刊发学习研讨班相关新闻报道、部分讲话和讲课稿。

1

全国政协举办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

王沪宁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十四届全国政协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30日在京开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开班式并讲话。他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人民政协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各项工作的总纲,坚持不懈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全面学习把握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王沪宁表示,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统一战线发展的正确方向,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方位和使命,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把更多的人团结凝聚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广大政协委员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政治能力,强化实干担当,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面提升履职效能,做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工作,充分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共同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

本次学习研讨班为期3天,目的是通过集中学习研讨,引导政协委员增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履职本领,推进委员队伍建设。1100余位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机关主会场、各省区市政协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中央政府驻澳联络办分会场,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同步学习研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石泰峰出席开班式。

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主持开班式。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王勇、周强、何厚铧、巴特尔、邵鸿、陈武、穆虹、咸辉、王东峰、姜信治、蒋作君、何报翔、王光谦、朱永新、杨震出席。


2

在十四届全国政协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

结业式上的讲话

(2023年6月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全国政协副主席

石泰峰

各位委员,同志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十四届全国政协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圆满完成各项预定任务,今天就要结业了。组织新任委员集中学习,是全国政协延续多年的一个好传统,也是帮助新任委员适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履职能力培训。全国政协党组对这次学习研讨班高度重视,对加强政协政治学习、提高委员履职能力等提出明确要求。19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出席学习研讨班,其中10位副主席担任专题授课主讲人或主持人,以身作则发挥领学促学示范作用。委员们聚精会神学习思考,联系实际研讨交流,达到了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智慧力量、鼓舞干劲斗志的目的,取得了预期学习效果。全国政协办公厅、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等有关单位加强协调配合,安排紧凑、服务周到,为大家学习研讨创造了良好条件。刚才,5位委员作了交流发言,谈认识、谈体会、谈打算,讲得都很好。下面,我对本期学习研讨班作个简要总结,和大家交流。

一、学习研讨班突出政治培训和委员履职要求,取得扎实成效

这次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虽然时间不长,但政治站位高、课程设置精、学习效果好。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强基固本、凝心铸魂的思想政治洗礼,是一次深化认识、提升能力的集中充电加油,为今后五年履职打下了扎实基础。

一是紧扣根本任务,学出政治坚定。学习研讨班把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根本任务,自始至终贯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切实落实到每一场报告、每一个讲座、每一次讨论中。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的把握,深化了对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理解,进一步夯实了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政治根基。大家一致表示,要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履职各项活动中,转化为做好政协工作的具体举措和履职成绩。

二是聚焦职责使命,学出履职本领。学习研讨班紧扣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政协履职重点,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好政协调查研究、人民政协经常性工作及履职实践等开展专题辅导,既有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阐释,又有政协工作知识的必要培训,还印发了委员履职案例选编等学习资料,安排了分组讨论交流学习体会、观看人民政协历史专题片等。不论领导同志的精彩授课,还是专家学者的专题报告,讲理论深入透彻、讲历史脉络清晰、讲工作要求明确,都很有针对性指导性。通过学习研讨,大家对政协工作的特点、要求和规律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委员履职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好的把握。一致表示,要胸怀“国之大者”、民之关切,紧紧围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加强调查研究,深入议政建言,广泛凝聚共识,更好发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解疑释惑的作用。

三是坚持求真务实,学出良好作风。学习研讨班把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作为教学培训的重要内容,把严以治教、严以治学的要求贯彻到学习培训全过程。大家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潜心学习、深入思考,心无旁骛参加学习讨论,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要求,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展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良好风貌。大家一致表示,政协委员代表各界群众参与国是、履行职责,要更加自觉崇尚学习、重视学习、加强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依靠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职本领,真正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更好为国履职、为民尽责。

二、坚持常学常新、持之以恒,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参加的政治组织,必须加强政治学习、政治培训,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我们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凝心铸魂、强基固本的必然要求,作为正确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不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一是在全面系统深入上下功夫,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科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提出的“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概括阐述了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当前,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也在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我们要利用主题教育的契机,既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又整体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紧密联系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联系新时代我们走过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把学习领会这一思想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准确把握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中共二十大精神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把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领会透、落实好,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二是在紧密联系实际上见成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切实加强对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就统战、政协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确提出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基本任务、工作重点、原则要求和方式方法,深刻阐明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使命任务、履职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统战、政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主题教育和委员学习的重点内容,联系新时代统一战线事业和人民政协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战政协工作的新指示新要求,与党的创新理论一体学习领悟、一体贯彻落实,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贡献智慧和力量,更好担负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新使命新任务。

三是在及时跟进领会上花精力,积极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学习也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做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今年全国“两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广东、河北、陕西等地考察,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就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既是对各领域重点工作的科学部署,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全国政协党组、全国政协机关党组有关会议和集体学习已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作为“第一议题”及时传达学习,并形成制度和惯例。广大委员也要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要结合工作实际和履职重点,有针对性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等,从中找方向、找方法,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

三、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实际成效

学习没有完成时,学习永远都是进行时。我们要按照王沪宁同志在开班式上讲话要求,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正确方向,增强能力本领,履行好委员职责,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着力提高政治能力,确保履职正确方向。人民政协是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应有之义,是对政协委员第一位的要求。坚定正确政治方向,首要的就是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民政协制度和人民政协组织的政治属性,准确把握政协的性质、地位、职能、作用,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认真履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特别要看到,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社会思想观念多元、人们利益诉求多样,更加需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站稳正确立场,注意辨别和抵御各种歪理邪说和错误思潮的干扰,提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本领,不论在本职岗位还是政协履职,都努力做到观察分析形势把握政治因素、开展履职工作落实政治要求。

二是着力深化问题研究,提升议政建言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在人民政协,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落到实处,把协商质量和成效彰显出来,就必须善于发现和深入研究重大问题。中共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也明显增加。大家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围绕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化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下大气力开展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希望大家结合自身专长和实际,积极参加全国政协组织开展的视察考察调研、重要协商议政活动,选好角度深入研究,多建真言、多出实招。

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提高凝聚共识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大家团结起来,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就必不可少;强调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制度优势,广泛汇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广大委员要强化团结合作理念,在协商中讲民主、讲平等、讲尊重,通过协商议政、界别联谊、网上交流等加强沟通联络,以道交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商求同,在合作共事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要增强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通过视察调研、座谈交流、走访看望等途径,加强同界别群众谈心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反映愿望诉求、疏导理顺情绪,通过“一根头发”影响和带动“一把头发”,把各界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

四是着力增强主体意识,彰显委员责任担当。政协委员既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重要要求,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锤炼道德品行,严格廉洁自律。要强化主体观念、责任意识,正确处理本职工作与政协工作、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踊跃参加政协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提案、视察、专题调研等各项工作,认真履职建言,提出真知灼见,贡献聪明才智,切实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各位委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政协委员使命在肩、大有可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不断开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局面、实现中共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作出应有贡献。


3

关于调查研究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

沈跃跃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协的开局之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人民政协一项经常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我们要按照“重调研、勤调研、善调研”的要求,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以高质量协商、高水平建言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一、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获得真理的思想方法。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奋斗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客观情况变化、把握历史大势、把握时代发展方向、把握人民群众期待,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战胜一系列艰难险阻,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历史。调查研究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方法。马克思曾说:“一个不了解社会现状的人,更不会了解力求推翻这个社会的运动和这个革命运动在文献上的表现”。这里讲的“了解社会现状”,实际上就是调查研究。比如,从1844年到1883年,马克思在近40年的时间里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面、系统、动态的调查研究,他特意制作了《工人调查表》,详细了解工人的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工作时间以及劳资关系。正是通过这些细致入微、深入肌理的调研,马克思才得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写出了改变世界的鸿篇巨著《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离不开调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切实把调查研究作为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途径、实践载体、有力工具,坚持在调查研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找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不断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二)调查研究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各个历史时期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制定的一系列重大政策,确立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都建立在扎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落后、人民积贫积弱的东方大国,中国革命的道路如何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了极为艰辛的探索。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32天里步行700多公里,实地考察了湖南5个县的农民运动情况,广泛地接触和访问广大群众,召集农民和农民运动干部,召开各种类型的调查会,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我们党成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就一直思考中国怎样才能摆脱苏联模式、从而走出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在1956年2月14日至4月24日中的43天时间里,毛泽东同志集中听取34个部委的工作汇报,形成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我们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使毛泽东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

进入新时代,面对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把改进调查研究摆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释了调查研究的意义、内涵、途径、方法,就《寻乌扶贫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等等。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亲力亲为,调查研究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深山大川,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一系列战略部署重大决策,到破解现实问题、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到打赢三大攻坚战;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谋划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使调查研究工作同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及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多深入、常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听取一线声音,努力把真实情况掌握得更多一些,把办法和路径找得更准一些,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

(三)调查研究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根本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抓,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真正体察群众疾苦、掌握群众愿望、贴近群众感情,针对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更好地反映民意、汇集民智、以人民为师,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

(四)调查研究是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目标远大,任务艰巨,千头万绪从何抓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要从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入手,切实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举措弄明白,把各类问题搞清楚,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确保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切实肩负起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

(五)调查研究是政协履职的重要基础。调查研究对于人民政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发挥作用,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把调查研究作为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基础环节,各项工作都应建立在调查研究之上。在政协如果不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就不可能议好政,也难以建好言。我们要切实把做好调查研究作为履职尽责的必修课、担当作为的看家本领,以更好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

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涉及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科学方法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调查研究要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时指出:“要抓住能够带动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的重点工作,统筹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对每个发展理念,也要抓住重点,以抓重点推动每个理念在实践中取得突破”,等等。这就告诉我们,任何调查研究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搞调研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聚焦突出问题,努力找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措施办法。

(二)调查研究要注重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真实情况是事物本质的客观反映,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科学认识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强调:“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应成为调研重点,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只有这样去调查研究,才能获得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等等。这就要求调查研究要掌握主动权,必须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作为前提,运用好摸清实际情况的途径方法。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时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等等。这就告诉我们,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查研究一定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汲取营养和智慧。

(四)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反复证明,能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十四五”规划工作时强调:“各地区编制本地区规划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留有余地,不能搞层层加码。要坚持和完善规划有效实施的机制,完善规划实施中的动态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机制,提高规划执行力和落实力”,充分阐释了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然后分析综合,形成符合实际的判断,才能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

(五)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调研,不能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不能搞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被调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等等。近日,中办印发了《关于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工作的通知》。我们要落实通知要求,坚决杜绝调查研究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着力提高调查研究实效。

三、充分发挥政协独特优势提高调查研究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人民政协要把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这就要求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专家云集的智力优势,代表性强、联系面广的组织优势,集思广益、平等协商的民主优势,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最为关切的实际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聚众智、出实招、谋良策。

(一)围绕“国之大者”、“民之关切”精准选题。选题是调查研究的起点,科学选题是搞好调查研究的关键因素和前提条件。选题时,要紧扣“国家所需”,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紧密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围绕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贯彻执行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围绕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列出的12个方面需人民政协立足职能、重点关注的问题,明确工作重点,确保政协调研同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工作一致,努力使政协工作围绕中心更紧密、服务大局更有效。要聚焦“民心所盼”,紧扣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生态环境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开展调研,切实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清、分析透,努力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为党和政府做好民生领域工作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要立足“政协所能”,准确把握政协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发挥政协优势的结合点,根据各位委员所在界别、所在专委会、所在地区的实际,聚焦新时代新情况,围绕前瞻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综合调研,做到超前谋划、及时建言;聚焦一些小中见大的具体问题深入调研,真正把小问题做成大文章;聚焦战略性问题、事关长远的问题,多做一些长线的跟踪式调研,为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二)发挥政协组织优势制定好调查研究方案。人民政协是由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组成的,汇聚了方方面面的代表人士。应充分发挥政协“大智库”优势,科学制定调研方案。组建调研队伍,既要有研究理论政策方面的专业人员,也要有熟悉基层、了解一线的相关同志,既要有中央部门和央企的、也要有地方基层的,既要有党内、也要有党外同志,综合各方优势。选择调研地点,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既要走安排的线路,也要有些自选线路。采用调研方法,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座谈交流、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基层蹲点调研和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相结合,努力提高调研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发挥政协委员代表性强优势进行实地调研。全国政协34个界别覆盖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各个领域,政协委员是各界群众的代表,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对于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直达基层群众、直面存在问题,更容易听到真话、摸到实情。要充分运用好这些优势,在深入调查上下功夫,要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真正沉到一线、深入群众,摸清真实情况,找准突出问题,注意安排调研和随机调研相结合,鼓励开展“四不两直”、暗访、小分队等“自选动作”式调研,有时真得拿出“他让你往东,你偏往西”的劲头,努力扩大调查的深度和广度,不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在加强研究上求实效,发挥政协人才荟萃特别是能够开展跨学科综合研究的优势,对调研涉及问题开展多角度、跨专业、全方位的综合分析,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提出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的意见建议,努力做到既“说得对”,又“说得好”、“说得有价值”。

(四)发挥政协智力密集优势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调查研究的实效要体现在有质量的调研报告上,真正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我们既要下功夫搞好调查,又要下功夫深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要发挥调研组全体成员的作用,集中大家的智慧,体现专家的优势和力量,发扬政协好经验好做法。比如,一些专委会由调研组组长牵头,在调研结束后,组织全体成员深入座谈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特别是发挥政协智力密集、学科交叉优势,充分挖掘委员专业特长,让专业人从不同角度提专业的意见,把问题分析透,把对策提实。对一些调研报告不能涵盖或说不透彻的意见建议,还可以组织有关委员进行深入研究,转化成提案、信息专报、社情民意等,使调研成果更加丰富。

四、着力提高政协委员调查研究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协委员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解决办法,努力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这是对政协委员搞好调查研究的明确要求,也是政协委员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的基本方法。十四届全国政协的任期,正处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把搞好调研作为履职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贯穿履职活动全过程,在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是强化政治意识。人民政协是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人民政协组织委员开展调查研究,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贯穿始终。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调研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对调研涉及领域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领会相关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其时代背景和精神实质,努力使提出的意见建议政治上有高度、政策上有厚度、工作上有强度,担负起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政治责任。

二是强化群众观点。政协搞调查研究必须建立在牢固的“人民政协为人民”重要理念之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实打实深入基层群众,除了“身入”、还要“情入”、更要“心入”,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切实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政协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要学会与群众交流,用群众愿意听、听得进的话和群众交流,善于同群众交心,用真情真意打开群众的“话匣子”,更好倾听群众心声,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尤其要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急所怨问题,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同时,通过调研密切联系群众,做好凝聚共识工作,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助推党和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人民群众中得到落实。

三是强化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坚持把调查和研究紧密结合,多说有见地的话,把对策建议提准提实,推进问题解决。

四是强化担当作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履职,履职就要担当作为。要在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计出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待和现实关切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贯穿到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广交深交朋友,深入界别群众宣传引导,多做解疑释惑、凝聚人心的工作,汇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本文系在十四届全国政协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课稿,有删节)


4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全国政协副主席

周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站在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贯通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现代化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论断蕴含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化、体系化思想理论。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前赴后继,为探索中国实现现代化,艰苦求索,甚至不惜牺牲。从林则徐“睁眼看世界”、魏源著《海国图志》,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最终归于失败。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高举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旗帜,为实现现代化扫清障碍、创造前进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以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后,我们明确了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奋斗目标循序渐进、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确定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更加清晰描绘了到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前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仅用几十年时间,我们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只有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长治久安,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让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精神满怀热忱地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来,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现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三)协调推进五大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展开的。中共二十大把“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每一个方面的目标指向都更加明确具体。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中国道路;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作用。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力量。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更加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在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共同富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要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这5个特征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超大规模的人口,既能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市场,也带来一系列难题和挑战,我们要发挥优势、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西方现代化国家人口总共才10亿多人,有着14亿多人口的中国如期实现现代化,将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要始终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上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我们要坚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不懈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三、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堪称当代世界最伟大、最成功的现代化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这条新路,既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开辟了胜利道路,还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树立了榜样,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格局,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一)破除了“历史终结论”,给世界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活力。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一度甚嚣尘上,然而,中国共产党人力挽狂澜,高举科学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破除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和“西方中心论”,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西方一些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向欧美型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系统演变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结合中国实际和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把现代化发展的“共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个性”相统一,从而为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一条新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破除了“文明冲突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抛弃了西方对外扩张侵略的现代化老路,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这条现代化道路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四、深刻理解和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从现在开始未来5年的主要任务,目标鼓舞人心,任务十分繁重,结合政协工作实际仅就其中几项重要任务谈谈认识和体会。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要进一步优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完善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体制机制。要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要靠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要靠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要靠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保护和激发科技人员创造性。

(三)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改革开放从根本上破除了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激发了社会发展内在动力和活力,使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关键一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深化改革开放。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制度条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自贸区和自由贸易港改革和建设,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治理,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与东盟自由区3.0版机遇,稳步扩大规则、制度、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的先行先试和示范作用。要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加强涉外立法、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坚决维护我国法人、公民涉外权益,坚决反制外国“长臂管辖”。积极参与和维护国际法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四)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民主法治方面的具体目标,表明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法治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依靠法治、厉行法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形成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五)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以专章论述和部署国家安全工作,充分体现了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及时研判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把维护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政治安全放在首位,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五、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民政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责任、光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初同党外人士座谈时指出:“动员激励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团结奋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独特优势,广泛凝聚团结奋斗的共识和力量。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人民政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根基。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认真履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发挥特色优势,紧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协商建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我们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作用,把实现中共二十大确定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作为履职着力重点,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待和现实关切,坚持问题导向,扎实调查研究,深度协商议政,把握协商式监督特点开展民主监督,更好服务科学民主决策、促进决策贯彻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历史责任。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握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基本属性,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作用,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贯穿履职工作之中,加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大团结大联合。要紧扣党的使命任务,以共同目标寻求最大公约数,以大团结大联合画出最大同心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人民政协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系在十四届全国政协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课稿,有删节)


5

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

全国政协副主席

穆虹

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届全国政协履职的起步之年。按照政协党组的部署安排,全国政协组织举办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很高兴共同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并有机会分享一些体会。

一、深刻领会把握奋进新征程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统领“四个伟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是一个逻辑缜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只有下真功,才能得真谛,只有深思熟悟,才能走深走实。

一是要深刻领会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进入新时代,我们正经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变革,迎来新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通过理论创新,科学回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格局深度调整,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前进道路上,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改革开放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彰显科学社会主义鲜活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建设、改革一路走来,历经百年沧桑依然风华正茂,始终勇立时代潮头,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基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把握,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立的崭新思想体系,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晶,必将随着新时代的伟大变革而持续发展、不断丰富、更加完善。

从改革工作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次三中全会都是划时代的。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从此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新时代10年全面深化改革大刀阔斧、蹄疾步稳,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历史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自我革命、自我完善、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

二是要深刻领会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坚持“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共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这一重要思想,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中共二十大提出“六个必须坚持”,概括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需要我们深入学习、认真领悟。

从改革工作来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举旗定向,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开创性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战略性、指导性的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和创新理论,成为指导新时代改革开放工作的致胜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有方向、有目标、有原则,有立场、有观点、有方法,以全新的思想把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为丰富、最为生动、最富创意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活典范。

三是要深刻领会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讲,“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937年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新时代以来,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从改革工作来看,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治国理政的突破口和先导力量,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改革总目标,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新时代10年,我们推动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实践充分证明,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新的历史任务和条件,不断推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时代化运用,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治国理政规律、改革开放规律的重大创新,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回顾新时代的伟大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两个确立”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可靠保证。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

二、把党的创新理论自觉运用到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重大战略部署中

中共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切实把学习成果运用到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以创新理论指导新实践,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第一,奋进新征程,要坚定自信自立,回答好中国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对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共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共十九大作出的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的基础上,对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的两步发展目标作出宏观展望,重点部署了今后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新征程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要坚持锚定奋斗目标不动摇,按照中共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心任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深刻洞察时与势、危与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不动摇,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眼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围绕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贯彻执行好中共二十大部署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与创新举措。

第二,奋进新征程,要坚持胸怀天下,回答好世界之问。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的风险挑战充满复杂性、不确定性,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变局带来大挑战,也带来大机遇,我们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列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新征程上,要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要着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落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第三,奋进新征程,要坚守人民立场,回答好人民之问。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共享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新征程上,要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聚焦社会民生领域短板弱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可及,努力解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领域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中国式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加快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同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持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促进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努力确保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要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创造精神,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创共享绿色美好家园,积极推动精神富足、环境友好和社会公平正义,有效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汇聚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第四,奋进新征程,要坚持开拓创新,回答好时代之问。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中共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在新时代新征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大意义,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列为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着眼全局部署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改革举措。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新征程上,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出一批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以系统观念和科学方法深化改革,切实强化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动力和活力,充分发挥“关键一招”的关键作用。同时,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既要解放思想、保持锐气,又要求真务实、增强韧性,不断提高斗争本领,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回答时代发展新命题。

三、强化责任担当,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的使命任务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均对政协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就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迈上新征程,人民政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全国政协部署,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切实提高履职能力,认真履行各项职能,为凝心聚力实现中共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政协事业要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深刻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的全部工作当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调,努力使人民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二是加强创新理论武装。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工作起来才有底气、有智慧、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要走在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要坚定不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把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人民政协的首要任务,学而信、学而行,不断夯实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协商的重要讲话指示,认真学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新修订的人民政协章程,深刻领会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抓紧熟悉人民政协的历史实践、时代要求和性质定位、职责使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是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把实现中共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作为履职着力重点,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紧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大问题,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和现实关切,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深度推进协商议政,把握协商式监督特点开展民主监督,更好服务科学民主决策、促进决策贯彻实施,以高水平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

四是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和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发挥好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把握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这一中心环节,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要健全制度机制,丰富协商形式,搭建协商平台,不断丰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推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五是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政协委员代表各界群众参与国是、履行职责,是政协工作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委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重要指示要求,要深入学习、严格对照,不断提高履职本领。懂政协,就是要加强理论学习,把握职能定位,坚守初心使命;会协商,就是要树立协商理念,掌握协商方法,增强协商能力,发挥联系界别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善议政,就是要坚持先调研再议政,议政议在需要时、建言建在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守纪律,就是要坚定政治立场,尊崇宪法法律,遵守政协章程;讲规矩,就是要严守政治规矩,约束言行举止;重品行,就是要锤炼品德修为,维护政协形象。总之,要坚持求真务实,积极担当作为,努力提升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聚焦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共商国是、建言献策,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篇章。

(本文系在十四届全国政协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课稿,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