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上午,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武汉洪山礼堂隆重开幕。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王蒙徽、诸葛宇杰、张文兵、王艳玲、马国强、刘雪荣、刘晓鸣、胡志强、杨云彦、张爱国在主席台执行主席席就座。开幕大会由王蒙徽主持。
省长王忠林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1月30日下午,民建界别政协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
郭跃进委员:政府工作报告相当精彩,现场反响热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2023年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难中求成,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和振奋,在加快建设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是一份很好的报告,对2024年的总体安排符合实际,提出的目标任务值得期待,我完全赞成。相关建议:一是推出更多举措推动消费转型和消费升级;二是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要更量化指标和明确目标。
张琼委员: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站位高远、胸怀全局、求真务实的好报告。对2023年的工作回顾和对2024年的工作部署,都是用数据说话,用事实支撑,写得很实,传递了信心、坚定了决心、鼓舞了人心,极大地提振了士气。2024年的工作“九个聚焦”非常全面详细,既说了干什么,也说了怎么做,指导性强。报告提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民建界别的委员,倍感期许。希望能根据人口结构变化的现状,加快实施“健康和友好型老年城市建设,助推银发经济发展”,激发消费转型和提级。
孙玉秋委员:这是一份强信心、暖民心、聚同心的好报告。2023年我省经济稳中求进、难中求成,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谋划2024年发展,站位高、举措实、信心足。报告全篇切实贯彻了中共二十大、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凝心聚魂、催人奋进。建议:一是打造公共品牌方面,可以多列一些品牌,扩大宣传、增加影响力;二是在报告后面列出今年要办的“民生实事”,聚焦民生福祉。
程亚兰委员:这份报告“第一”多、成果多、创新多,体现了大格局、大蓝图、大发展,听了之后感到信心足、目标明、举措新。建议:一是希望党和政府更重视建设“应用型大学”,围绕地方产业特色,提升优质高职院校的层次,打通学生的晋升通道,让湖北从科教大省真正成为科教强省。二是要更加彰显我省的文旅优势,让文旅产业赋能经济发展。
刘运梅委员:报告紧扣国际、国内、省内大势,从七个方面客观、全面、系统地总结了2023年的工作成绩。站位高、举措实、信心足。“九个聚焦”系统谋划了2024年的工作,在科技、产业、生态、民生等方面,对怎么干、干什么一目了然,为民建委员新一年里奋发作为指明了方向,是一份实事求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我们将根据报告的部署,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建言,为助力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民建力量。建议:一是充分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优势,在聚链强链上发力,聚力培植龙头企业;二是加大高质量消费品的供给,推动消费升级;三是加大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张志宏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详实、催人奋进。建议:一是明确研发投入强度的数据指标;二是要加大教育投入的财政支持力度,跟进量化指标,便于考核监督。
孙先明委员:今天的报告获得三十余次掌声,说明在场的委员和代表对报告深有共鸣,我也深受启发,完全赞成。总的来看,2023年我省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完成得较好,希望在2024年的工作部署中,增长目标可以定得更高。
杨涛委员:听了报告后深受鼓舞,2023年省委省政府的确出实招、干实事,所得佳绩来之不易,对2024年的部署全面系统,指导性强。建议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让惠企政策真正落实落地,激发民营企业活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蔡凤珍委员: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数据详实、振奋人心,感到心潮澎湃、信心倍增。对2024年工作的部署目标明确、措施具体、重点突出。建议:一是进一步建立金融服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二是加大武汉城市圈在光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列席人员韩民春:完全赞同政府工作报告,建议更加重视自贸区发展,加快打造“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