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武汉作为创新重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月5日晚,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湖北省委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韩民春做客长江日报全国两会访谈直播间,就武汉如何抓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以及如何打造“陆海空”丝绸之路核心枢纽等内容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湖北省委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韩民春
“武汉拥有充足的智力资源、丰富的创新平台、优良的研发能力以及规模化的产业创新集群,这些都为武汉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韩民春表示,作为长江经济带中游的增长极和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点,武汉在城市能级、枢纽地位、科教资源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具备坚实而独特的实力。“23家科研院所、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6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湖北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有18家,新型研发机构更是多达466家,这一数字在全国都名列前茅。这里有92所高校的百万大学生群体,他们为武汉的科研和教育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韩民春认为,这些优势资源是武汉数十年来不断积累的成果,为武汉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是主导作用。”韩民春进一步解释,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就是高科技、高效率、高质量。而武汉作为创新重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抓住这一发展契机,他建议武汉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将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进行转化和升级。
如何加速这一转型?韩民春给出答案: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样不仅能推动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更能为武汉带来巨大潜力。
此外,他还建议武汉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自身发展、武汉都市圈的发展相结合,共同打造一个新兴产业的生态系统。通过联合发展,各城市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竞争力。
面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韩民春建议,武汉应固根基、锻长板,推动综合优势加快提升。通过不断巩固拓展湖北的发展综合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实力,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更加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