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流园地

民建恩施州委:以参政议政之笔 谱写高质量发展华章

信息来源:吴星星 吕檬   发布时间:2025-01-14   浏览次数:427


从推动承接产业转移到群众喝上放心水,从科技园里的产业链到社区里的幸福食堂,近年来,一个个可观可感可喜的变化,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托举了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这背后,有着民建恩施州委对参政议政的孜孜以求和砥砺深耕。

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生命线。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民建恩施州委步履铿锵,为发展建设鼓与呼,为社会民生谋与行,将诸多参政议政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实际举措,为恩施州“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建睿智良言 精准把脉经济发展

民建恩施州委立足密切联系经济界这一优势,将助力经济发展视作参政议政的核心使命,紧密契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脉络,以敏锐的经济洞察力积极建言献策。

翻开恩施民建组织发展历史的扉页,参政议政的成果灿若繁星,其中,推动宜万铁路的修建是最耀眼的一颗。民建恩施州委第一任主委叶开填“受370万土家族、苗族人民的重托”,呼吁修建铁路,奔走呐喊20年,将呼声从地方一直传到了中央,有力地促成了铁路的修建,在武陵山区腹地架起了恩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恩施州由此插上经济腾飞的翅膀。

步入新时代,会员们接力参政议政新征程,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着眼新趋势和新挑战,锲而不舍献智献力。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战略是恩施的历史机遇,如何在这个大的战略背景下主动对接、争取支持?湖北省人大代表、民建恩施州委主委张伟认真研习政策,并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调研,以差异化优势为突破,在湖北省人大十三届五次会议上,用精深见解撰写提交了《支持恩施州创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议,得到了湖北省发改委高度重视,多次积极征求意见,推动恩施州在2022年初成功创建省级承接现代中药产业转移示范区,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支持恩施州申报创建国家高新区以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相关内容连续两年被写入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

民营经济是恩施州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民建会员中民营企业家占据了相当比例。2024年1月,由民建恩施州委牵头组织开展的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暨银企对接座谈会,如冬日暖阳,让企业家们感受到融融暖意。座谈会上,政府部门与企业家面对面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增强了企业家的信心。更为振奋的是座谈会现场签约授信,恩施农商行为民建恩施州委整体授信10亿元;中国银行恩施分行、工商银行恩施分行为民建相关会员企业授信5000万元、2000万元,解决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民营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信心。

聚焦新质生产力,民建恩施州委原主委谭建军先后带队围绕新能源、数字经济两大课题,深入县市、部门和重点企业调研,在恩施高新区的数字化生产线、工业园区的综合应急响应中心、乡村的智慧茶园……调研组现场考察,交流座谈,全面准确掌握实际情况。还赴宜昌市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做法,以多元、前瞻视角提出加快光伏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杨琴提出《将“非法放贷”纳入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规制,制定立案标准及司法解释》、张伟提出《关于支持恩施州“碳汇+”交易  践行“两山理论”的建议》、黄光英提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一系列建议和行动在宏观层面为科学规划踊跃建言,在微观领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

献务实佳策 着力推动社会善治

在全力推动经济发展之际,民建恩施州委亦未忽视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民建界别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围绕医疗教育、公共服务、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相互呼应,同频共振。

“孩子们死记硬背的东西减少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运动锻炼、呼吸新鲜空气!”4月19日,几名学生家长打电话向民建恩施州委表示由衷的感谢。恩施州教育局采纳了恩施州政协委员、民建会员胡云彪提出的关于适当调整中考非全省统一组织科目考试政策的建议,明确从2024年中考开始执行。

中考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教育公平公正。恩施州中考总分为860分,位于全省之首。备考科目多、学生疲于应对等问题让许多家长、学生、老师忧愁不已。得知此情况后,民建恩施州委参政议政部立即组织会员代表,走访中小学校,主持召开教师、家长、教育部门三方代表座谈会,共同探寻解题良方。之后,会员胡云彪向州政协和民建省委分别提交了《关于优化恩施中考政策着眼长远素质教育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为推动建议落实落地,参政议政部两次走访相关部门督办问询,促成了州教育局及时出台政策并在2024年的中考执行。

“对道路交叉口红绿灯要科学设置,制定通行方案在充分考虑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时,要兼顾道路周边市场主体的权益。”2023年2月,在市交警大队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民建会员曾小玉的发言直指关键,掷地有声。

恩施市红旗大桥是州城最为拥堵的地段之一,是交通堵点,也是社会堵点,恩施民建会员深入调研,找准症结。交通设施设置是否合理?封闭的几个路口是否更有利于保畅?会员们向职能部门抛出了关键问题,并就优化交通组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司乘人员的素质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建议得到职能部门的认可并采纳。红旗大桥修改了交通设置,拥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张伟提出《关于完善生育保险制度 助力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战略实施的建议》、沈娟提出《关于加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的提案》、陈祥蓉提出《关于明确非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监管部门的建议》,一份份热忱的建言化为社会前行道路上的基石,铺就着社会迈向更加文明和谐的坚实通途。

呈惠民良策 竭力推动民生幸福

参政为民是民建恩施州委不变的初心,无论是民生福祉还是群众急难愁盼,皆是参政议政的重要范畴,会员们围绕民生问题,倾听民意、广献良策,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2023年4月,恩施人民翘首以盼的车坝河饮水工程完工通水,会员刘海清看到这一消息激动万分,这是他10年来倾注的心血。

10年前,恩施城区40万居民吃的是清江大龙潭库区的水,由于上游各集镇居住人口密集,库区沿岸农家乐餐馆和民宿星罗棋布,环境治理维护压力大,州城人民吃水问题引发多方高度关注。州人大代表刘海清将群众安全饮水、放心饮水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多次前往车坝河库区了解实情,他同几名州人大代表爬山路、跨河沟,俯身试水,掌握了详实的水质和水源地环境资料。

2013年元月,在州人大七届二次会议上,刘海清与10名州人大代表共同提出《加强州城饮用水源保护,保障人民安全饮水的议案》,引起各方高度关注,被列为大会议案。该议案提出,州城饮用水水源地存在水质污染、水源单一、应急能力较低等问题,必须综合治理水源环境,加快备用水源项目建设等,以保障州城市民饮水安全。该议案当年就被纳入规划,分级负责,明确议案办理的目标和时间节点,10年来,刘海清多次前往项目现场了解工程进度,并发挥人大代表、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有力推动车坝河饮水工程的建设。2022年工程完美收工,州“四大家”多位领导称赞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民有所呼我有所行,“十来块钱就能吃到6荤6素1汤1水果。”位于恩施州电信宿舍内的恩施市机场路社区幸福食堂让许多社区老年人就餐后不禁竖起了大拇指。此前,会员王晓恩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开办社区食堂服务困难群体的建议》专报至州政府,获分管领导批示,有效促使了社区食堂的开办,解决了社区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

冯俐提出《关于调低沪渝高速公路段通行费标准行驶时速上限的建议》、唐红珍提出《关于推进城乡养老事业发展的建议》、吴星星提出《关于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建议》,会员们扎根群众,脚沾泥土,每一次倾听、每一次调研、每一个建议的形成,皆以民众利益为导向,在一个个“小切口”中书写民生福祉大文章。

树质量导向 擦亮履职金字招牌

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民建恩施州委紧紧围绕“实”字下功夫,建制度、强队伍、兴调研,不断提升参政议政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强化制度保障,州委会印发《关于加强参政议政工作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民建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暂行规定〉的意见》等制度,为高质量参政议政提供可靠支撑。实施达标创优制度,将参政议政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关键项,激发全会参政议政积极性、主动性。

建设参政议政人才梯队。领导班子率先垂范,牵头负责重要课题,增强参政议政的高度和深度。成立参政议政部,汇聚精英骨干,着手关键议题,为政策优化与治理改善精准发力。新会员入会提交社情民意,入会培训班设提案撰写课程;骨干会员培训与外出考察相结合,拓展视野,提升综合素养,为参政议政筑牢人才根基。

遵循“无调研不建言”原则,在全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部委、支部每年策划课题调研,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州委会科学指导,机关办公室在联络、协调、用车等方面提供后勤保障,确保各项调研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在生物医药产业调研中,民建恩施州委主委张伟带领会员,并邀请职能部门一起,从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经三岔镇清江码头,沿恩施市新塘华中药用植物园、宣恩椿木营、鹤峰中营沿线、鱼塘坝硒矿床,脚步遍布三县(市)四乡(镇),掌握中药材产业及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现状丰富翔实资料,为恩施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建议案的形成提供鲜活素材。在此基础上提出《支持武陵山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湖北省中药材良种繁育中心》等建议,后者获时任分管副省长吴海涛签批,并赴省农科院中药材所华中药用植物园挂牌支持。

初心如磐,秉信念建言资政;使命在肩,怀热诚共谱华章。五年来,恩施民建开展256场调研,提交116篇建议、229篇提案,660篇社情民意信息。在参政议政的舞台上,恩施民建心之所向,无问西东,用实际行动诠释参政党的使命担当。

(作者系民建恩施州委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