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抗战胜利,举国欢腾。但战争造成的人员死伤、财产损失加上恶性通货膨胀、物资极端匮乏、特务政治、官吏欺压,中国人民疲惫痛苦不堪,向往和平,追求民主建国,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遏制的潮流。
基于对当时局势的认识判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影响,在中国共产党推动和帮助下,民族工商业代表人物和与其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开始酝酿、筹备成立政治团体。
1945 年 8 月 21 日下午,黄炎培和杨卫玉赴胡厥文处谈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家的前途问题,一致认为民族工商界不能只埋头搞实业,决定发起组织一个新的政党,并邀请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参加筹备工作。
正是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8 月 28 日下午,黄炎培到机场欢迎毛泽东来重庆后,异常兴奋地到胡厥文家中,介绍机场欢迎的场景和毛泽东的书面谈话。9 月 17 日,毛泽东在曾家岩招待重庆部分工业界人士。随后,胡厥文、李烛尘、颜耀秋、吴蕴初、胡西园、吴羹梅等在桂园宴请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不久,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重庆中共代表团驻地会见了重庆工商界各团体的负责人。毛泽东向他们介绍了国内外形势和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民族工商业政策、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道路等问题,使在座的工商界人士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
9 月 11 日晚,黄炎培、胡厥文、杨卫玉、章乃器、胡西园、吴羹梅等再次开会,讨论政党的筹组工作,由章乃器负责起草纲领。
9 月 29 日上午,毛泽东在桂园会见民主建国会发起人黄炎培、胡厥文、吴羹梅、孙起孟等。下午,黄炎培、胡厥文、杨卫玉、胡西园、吴羹梅、章乃器、孙起孟、章元善聚会,商定组织名称为“民主建国会”。
10 月 3 日,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杨卫玉、孙起孟、吴羹梅、章元善、李烛尘讨论通过了 《民主建国会政治主张》。
10 月 6 日,黄炎培、胡西园、章元善、杨卫玉、孙起孟再次就政治主张和组织原则进行了讨论。
10 月 12 日,主要筹组人员讨论了 《民主建国会章程 (草案)》。
10 月 19 日,周恩来应西南实业协会邀请,发表了题为 “ 当前经济大势” 的演讲,肯定了工商界关心政治是个进步。周恩来的演讲对筹组民主建国会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1 月 16 日,开会决定将《民主建国会政治主张》改为《民主建国会政治纲领》。
11 月 28 日,民主建国会筹备会议在迁川工厂联合会举行,30 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推举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胡西园、孙起孟、章元善、施复亮、酆云鹤、胡子婴、辛德培、黄墨涵、张雪澄、陈之一(钧)、徐崇林、周子义(焕章)等15人为筹备干事。
12 月 5 日,在筹备干事会议上,通过了章乃器起草的 《民主建国会成立宣言》。
12 月 7 日,举行第二次筹备大会,黄炎培被推为主席,参会者 51 人,正式决定在12月 16 日召开成立大会。
从8月21日到12月16日,民主建国会的筹组历时四个月,开会二十四次。
在民建的筹组过程中,胡子昂参加了酝酿工作,但由于其重庆市参议会议长的身份,不便公开出面,因而介绍华康银行协理鄢公复代表其参加发起,并在筹集经费等方面尽力给予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