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员风采

传承"五一口号"精神 ,谱写时代新篇章

信息来源:刘玉勤   发布时间:2025-05-07   浏览次数:184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口号”),号召“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这一伟大号召,不仅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奋斗的坚定信念,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石。

当时,民建先贤黄炎培同志正在上海。他获得消息以后,与张澜等商谈响应的事宜。5月14 日,盛康年由香港带着沈钧儒给张澜、黄炎培的信,回到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介绍了在港的各民主党派响应“ 五一口号” 的行动和立场。随后,民建于5月23日在上海秘密举行了常务理、监事联席会议。出席会议的先贤有黄炎培、胡厥文、施复亮、张絅伯、杨卫玉、 盛丕华、俞寰澄、王纪华、陈巳生、盛康年、郑太朴等。经过讨论, 一致通过了“ 赞成中共‘ 五一’号召,筹开新政协,成立联合政府。并推章乃器、孙起孟为驻港代表,同中共驻港负责人及其他民主党派驻港负责人保持联系”的决议。

这个决议,是民建在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民建政治立场、政治纲领的转折;标志着民建在国共两党的激烈斗争中,最终选择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立场,为以后民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基础。

今天,77年过去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仍需继承和发扬“五一口号”的精神血脉,凝聚共识、团结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续写辉煌篇章。

一、“五一口号”的历史意义:团结奋斗的号角

“五一口号”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不仅是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的政治宣言,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进步力量、共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号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响应,纷纷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致力于新中国的建立。

这一历史事件深刻启示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奋斗才能胜利。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形成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

二、新时代的“五一口号”精神:凝聚共识,共筑中国梦

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继承“五一口号”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党的领导,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五一口号”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今天,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汇聚磅礴力量,新时代的统一战线工作要广泛凝聚共识,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

弘扬奋斗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五一口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奋斗。今天,我们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各领域勇攀高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三、传承精神血脉,谱写时代新篇

“五一口号”的精神历久弥新,它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未来的指引。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五一口号”精神为动力,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画好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承和发扬“五一口号”精神,以民建先贤们为榜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仙桃民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