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荆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市委会主委丁萍带领乡村振兴课题组赴掇刀区、漳河新区走访调研涉农高新技术企业,坚定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市场预期,鼓励发展主业、守法经营、联农带富,以实干担当为荆门加快建设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和全省支点建设重要增长极作出更大贡献。民建市委专职副主委龚良群、副主委王德兵,秘书长陈才锐,企业委员会和掇刀总支相关会员参加调研。
在调研湖北荆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时,民建会员、公司总经理宋超介绍,公司产业链完备,已形成了“秸秆养牛——牛粪种菇——菌渣产有机肥——有机肥还田”的生态农业循环种养模式。同时注重产品加工和销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荆合牛肉销往全国各地。坚持创新驱动,联合沙洋县汉江牛业发展有限公司、荆门华中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华西牛育种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牛都农业产业有限公司等上下游企业,以及高校和省内外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了汉江流域肉牛全产业创新联合体,全面提高肉牛产业发展竞争力。带动村民共富,通过“公司+专合组织+园区+农户”的模式,将养殖技术、市场信息等资源与农户共享,帮助他们提高养殖效益,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养殖肉牛创业致富,帮助25家农户增收3万元以上。
在调研湖北麦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时,民建会员、公司副总经理雷琼介绍,湖北麦麦已将全国研发中心落户荆门,并投资2.6亿元建设华中智慧农业小镇,公司新模式《可控环境下设施农业智能种植决策系统》被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收录并面向社会推荐。公司已为荆门漳发柑橘合作社部署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提升产量20%,品质达到“零农残”标准。聚焦沙洋汉江西岸虾稻产业带,形成“科技强链、产业富农”的荆门样板。在荆门荆楚科创城建成十万级高洁净人工光植物工厂和全可控垂直一体化种植连栋温室,产量比传统的土壤种植增加 3-5 倍以上,带动地区整体农业效益的提升。联农带农助力乡村振兴,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种植方面,带动2000户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
丁萍表示,荆合农业和麦麦科技以科技创新驱动实业发展,以联农助农带动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值得充分肯定和积极推广,对荆门下一步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出的多项措施建议富有前瞻性和可行性。课题组要根据本次调研活动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再深入调查研究讨论,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通过政党协商、人大建议、政协协商等渠道,积极建言献策,为荆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声呼吁。荆门民建各级组织要积极组织会内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到偏远乡村等基础薄弱地区,开展“农技、农资、农机”三下乡活动,助力乡村发展特色产业,共享发展成果;同时主动开展助农助学助残等公益活动,传播民建“饮水思源,回报社会”公益文化,共建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