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荆州民建聚焦基层组织换届、专题调研、社会服务等重点工作,生动展现了全市民建会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更承载着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赓续传统、再创辉煌的坚定决心。
一、坚守政治初心,筑牢思想根基
参政党之“参”,首在政治坚定、方向正确。中国民主建国会作为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亲密友党,始终坚持“跟党同行、与党同心”的政治本色。今年9月份,全市各基层组织圆满完成了换届工作,从沙市区基层委员会到市直综合总支、荆州区总支、荆州开发区总支,从长江大学总支到市直老年支部,一批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的骨干会员走上领导岗位,实现了组织人事的有序更替和政治使命的薪火相传。
换届不仅是人事的调整,更是政治的交接、初心的延续。新一届领导班子要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中共湖北省委、荆州市委重要部署结合起来,与弘扬民建“爱国、民主、建设、团结、创新、奉献”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不断夯实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聚焦发展大局,彰显履职作为
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核心职能,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民建会员的时代担当。今年以来,民建荆州市委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四大战略”“七个能力”整体提升,组织开展了系列专题调研。从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到助力乡村振兴,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提案建议得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举措。
在政党协商会上,我们围绕“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荆州产业转型跨越升级”主题,系统分析现状、精准指出问题、务实提出建议,展现了民建在经济界的特色优势。广大会员立足本职、双岗建功,在企业发展、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银科新材、红叶针织、思创科技、衡德实业等会员企业,在自主创新、产业引领、国际认证等方面走在前列,成为荆州打造“23515”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
社会服务是民建服务社会、温暖民心的重要途径。各基层组织积极开展“暖心品牌”活动,聚焦教育帮扶、健康义诊、法律援助、生态保护等领域,展现了民建会员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老年支部持续发挥余热,在思想引领、关怀会员、服务社会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成为民建大家庭中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三、强化组织建设,激发队伍活力
组织是参政党的根基,队伍是履职的保障。今年以来,民建荆州市委以“四新”“三好”为目标,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优化会员结构,提升履职能力。市直综合总支以“强班子、带队伍、建阵地”为抓手,打造智慧会员之家,推动会员企业与资源平台精准对接;沙市区基层委员会以“夯基垒台、担当作为”为主线,持续优化会员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增强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
新一届领导班子要带头讲政治、担使命、做表率、有作为、严纪律,以“一流标准”推进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实施年轻会员成长计划,搭建政企对接、银企合作、产学研融合平台,助力会员成长成才。要健全工作机制,推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四、勇担荆州之责,建功支点建设
当前,荆州正处在“建设先行区、当好排头兵”的关键时期。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地方组织,民建荆州市委要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在推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献计出力。
我们要以“强荆有我”的使命感,深入一线调研,摸实情、建真言、献良策;要以“实干兴荆”的责任感,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落地,助力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要以“服务为荆”的归属感,用心用情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打造有温度、有活力、有作为的民建组织。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当前,荆州正处在“大力实施‘四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加快建设先行区的关键时期。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以民建成立80周年为新征程起点,继续深化政治交接、巩固组织基础、提升履职效能:
一以贯之强化理论武装,筑牢“跟党兴荆”的政治忠诚;
一以贯之聚焦精准履职,展现“强荆有我”的使命担当;
一以贯之夯实组织根基,打造“服务强荆”的坚强堡垒;
一以贯之践行社会责任,弘扬“奉献为民”的优良传统。
时代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履职的华章,在接续奋斗中书写。站在民建成立80周年的历史节点,面对荆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全市民建会员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真抓实干”的精气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绘就“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中,书写荆州民建事业的新篇章!
(作者系民建荆州市委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