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够得到尊重,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绩,而在于无论身处何地,都在坚持自己的梦想。
——题记
一个为孩子心灵播撒阳光和雨露的人
—— 邓培军和他的社会心理援助事业
人物档案:
邓培军,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江大学客座教授,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国际CEAP中国区候选人;荆州宇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民建会员,荆州民建经济专委会主任。
一个生意人,在常人的眼里,开口讲成本,闭口谈利润,整天与客户杯觥交错,忙忙碌碌,维护客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然而,邓培军却浑然不是这样类型的一个人。实事求是地说,他的本职工作就是一个生意人,是一个从事医疗器械经营的普普通通生意人。但在他的身上,却让人丝毫感觉不到生意人的市侩。甚至在有些人眼里,他还有点“不务正业”。
他热心于社会公益,醉心于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尤其是常年坚持不懈对乡村留守儿童开展心理援助事业;他曾一次一次走进深山、边远贫穷村庄,只为那里的孩子们的心灵播撒一片阳光和雨露。
修心,绽放生命与心灵之美
初次与邓总接触,他就是一副沉稳的外表,给人精明能干的印象。
邓培军出生于1970年,湖北江陵人。早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法律专业,本科学历。
其实,小的时候,他的理想是长大后能成为一名替穷人伸张正义的律师。后来,他在本科学习阶段,又选修了一门心理学课程,从此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邓培军对学习总是孜孜以求,那段时间,他静下心来,潜心学习心理咨询教材,系统地学习了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验学、咨询心理学、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验技能、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等课程。
参加工作后,他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目前,他已成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CEAP中国区候选人。他最擅长图像排列心理测试技术、团体心理辅导,主攻的方向是职场心理学、职业规划辅导。
其实,邓培军的真正身份是荆州宇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经营这家在业界口碑不错的医疗器械公司,生意还很忙碌,但只要一有心理援助的需求,他都会合理安排,或放下手头的工作,积极投身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中。近些年来,他一直兼职从事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的相关工作,其中以公益性的心理援助为主,经常参加“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进监狱”的心理援助公益活动。
在与邓培军的交往中,他曾不止一次地对大家说,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曾遇到过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同时也收获了无数帮助和爱心,正是这一切,让他对生活充满了感恩,并决心要把爱心传递下去,惠及众人。
“我整天感到压抑……”
“我丈夫不理我,孩子埋怨我,家让我感到困惑……”
在闲暇之余,邓培军会经常倾听这些心理压抑、近乎情绪崩溃的人谈话,常常一谈就是一个小时,有时长达三个小时,直至为这些人解开“心结”。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现代人所受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中,从最初大多是个性缺陷、神经症及一些疾病的咨询,到如今有关婚恋、子女教育等内容居多,心理咨询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此,邓培军应当地新闻媒体之约,专门开辟心理咨询专栏,对一些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的心理现象,撰文进行解答。这个专栏不仅在读者中取得极好的效果,也成为媒体的一个名专栏。
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不仅让邓培军有了更加成熟的心理咨询技能,也让他看到了一路走好的心理咨询业。如今,邓培军有了专业工作室,他的心理咨询已从起初的闲谈式接待来访者,走到了专业、独立的团体和个体心理咨询工作室。一位常年接受他心理咨询的公务员曾感慨地说,每次跟他谈谈,心里就舒服多了。
俗话说,心病要用心药治。心理咨询师就是通过倾听、观察、交谈等方式,不仅让咨询者得到适当的感情渲泄,而且帮助咨询者认识到使自已烦恼的真正原因,靠自己的力量加以解决,这就是心理咨询的真谛。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面临着很多挑战,邓培军就有许多切身感受。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谈话并不是简单的对话、说教、做思想工作,而是要求心理咨询师的情感移入,设身处地为咨询者着想,进入他的角色,通过对其个性、成长经历等的客观分析,来找到他们的“心结”。
邓培军动情地说,心理咨询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项修心的活,心理咨询师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要有充分的认识。曾经有一段时间,他把咨询者的很多心理问题往自己身上套,非常苦恼,通过潜心钻研,最后终于突围而出。
给孩子们心灵撒播阳光和甘露
2013年,邓培军加入民主党派,成为了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一名会员。而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的重要特色之一,为此,他的社会服务工作更加繁杂起来。
如何找准荆州市重大社会民生问题与荆州民建自身优势的结合,也是民建荆州市委主委魏昌松一直思考的问题。于是,在他的提议下,市委会做了一个决定:会内有心理学专家,更不乏有奉献精神的企业家,就从整合会内资源出发,为孩子们做点实事!无疑,这与邓培军一直以来在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情系社会弱势群体的初衷不谋而合。
在前期的调研中他们发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种现象也成为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失。早在几年前,邓培军曾在荆州市做过一个调查:在农业资源丰富的江陵县,留守儿童有1.53万人,占学生总数的38%,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上升。松滋市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留守儿童高达31600多人,该市刘家场镇三望坡村小学留守儿童比例将近35%,而卸甲坪乡明德小学留守儿童更是占学生总数的59%。留守儿童在行为、心理等方面较同龄儿童相比,存在问题较多,且十分突出。
于是,民建荆州市委会决定以心理援助、贫困助学为主要内容,建立“民建荆州市委关爱留守儿童联络站”。
由于路程远、路况差,经过6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学校后,一行人来不及休息,匆匆扒了几口盒饭就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对7个班级300多名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中去。一个个精心准备、寓教于乐的活动模块,一双双好奇而又热切的眼睛,一群群满头大汗却全身心投入的志愿者……,这是一个紧张忙碌却又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下午。
“这个联络点就是孩子们心灵的一座灯塔!”明德小学校长覃佐平难掩内心的激动,对邓培军由衷地说。
当天,活动结束后回到荆州已是晚上11点多,除了疲惫,邓培军的心中更多的是沉重,他发现,有20%左右的学生心理问题已经表现得比较明显,心理健康状况十分堪忧。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今后会对他们的少年、青年乃至整个人生都产生不良的影响,
那天,他们为300多名孩子建立了心理档案,对一些需要心理辅导和矫正的孩子,将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和跟踪式的动态评估,力求从根本上纠正这些问题。
这次心理援助活动,在学生不记名的反馈表统计中,竟有85%的孩子表达出很喜欢,12%的孩子比较喜欢,仅有3%的孩子反应一般。
为了做到长期系统的为留守儿童服务,身为民建荆州市委会经济专委会主任的他,专门制定了为期三年的心理援助服务计划,还将发动专委会一班人,在三年时间内,首先对试点学校进行留守儿童心理援助,在收到良好效果后,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心理援助服务范围,以期更多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对此,他又细化了一系列举措:一是为每所学校培训一名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
二是每学年为学校老师,进行4到5次心理学知识的培训,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内容主要是:少年儿童心理特点、常见少年儿童心理及学习问题的对策;
三是每学年为学生进行4到5次团体心理辅导,每学年完成8个模块,不同内容的团体心理辅导。这8个模块是:感恩父母模块,沟通交往模块,意志责任模块,学习管理模块,自我意识模块,心灵成长模块,创新实践模块,竞争合作模块;
四是为三年级以上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含心理测试和心理学建议等,并逐年跟踪,为团体辅导和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
五是对团体辅导中发现需要心理辅导和矫治的学生,进校时单独辅导或者和心理老师、班主任一起进行联合辅导和指导,为需要重点辅导的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或进行电话辅导和视频辅导;
六是每次活动结束,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讲评和总结,对辅导效果进行综合评估。调整辅导计划和方案,使之更加完善。
据初略估算,在为期三年对留守儿童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费用总预算达30多万元。然而,由于他带领的心理学专家和心理专业辅导志愿者,全部是志愿服务,不要任何报酬,仅这项就可节省费用近25万元,实际所需费用仅需6万元。届时,将有7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受益。
把欢笑带给每个人
有位名人曾说:“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快乐健康的心理。”我们中的许多人一生并不缺乏才华、能力和机会,却总与财富和成就擦肩而过,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快乐健康的心理。
邓培军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其实就是自己的一念决定的。通俗地讲,是由自己的心理状态决定的。人需要健康的身体,更需要快乐的心灵。
有一个名叫“文华”(化名)的读者,面对拿着刀子威胁自己的孩子,伤心欲绝,可又无可奈何,最后向他发出了求救之声。
他说,我有一个女儿,今年14岁,在某中学读初中。女儿平时性格开朗,对人很有礼貌,就是有些地方让我很不满意,她不爱学习,而且很懒。在班上,女儿的学习成绩属于中下等,每次考试都有几门功课不及格,我很着急,多次劝她好好学习,她就是不听。
一次,我检查女儿的家庭作业,发现她有个要背诵的课文没背,就要求她赶紧去背,可她对我的话置若罔闻。等我忙完一大通家务,女儿还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问她课文背了没有?她漫不经心地说:“没背。”我很生气,问她为什么不背?她说不想背。我气了,忍不住骂了她一通,因为在气头上,我说的话有点伤人。女儿对我的责骂反应很激烈,她“腾”地从沙发上站起来,把手里的电视遥控器往地上一摔,我气坏了,扬起手就打了她一巴掌,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对女儿动手,因为实在是恨铁不成钢。
女儿对挨打很诧异,她冷冷地盯着我,目光里满是怨恨。良久,她的眼泪无声地流下来,我意识到自己有点过分了,想说句缓和气氛的话,可家长的自尊让我拉不下面子。
后来发生的事让我出乎意料,女儿冲进了厨房,拿出了一把水果刀,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吓坏了,赶紧夺下她手中的水果刀,忙不迭给她道歉,说我错了,不该打她。可我也是为她好啊!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女儿对我的认错毫无反应,只是默默地走回她的房间。
说实话,我很后怕,我真害怕女儿心理压力过大做出傻事,一个14岁的孩子,怎会有轻生这样的念头呢?况且现在不时有青少年自杀的负面报道,我担心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心理发育不健康。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万一她真有个三长两短,那不是要了我的命吗!
我想和孩子好好沟通,消除她的负面情绪,可是孩子不理我,拒绝和我交流,我该怎么办呢?
邓培军是这样解答这个棘手难题的。他认为,这位家长所面临的困惑,也是很多父母在孩子青春期所面临的困惑。青春期的孩子对爱和归宿感的渴求比较强烈,你心中的爱和爱的方式是你自己的,你了解过孩子需要的爱是怎样的吗?
归宿感是熟悉和适应,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喜欢、开心而安全。青春期的孩子有几个特点:1.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出现质的变化。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2.独立性增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3.感情的变化非常显著。他们既“多愁善感”又“喜怒无常”,这常常令家长手足无措。4.与成人世界的关系开始变化。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样服从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因此经常固执地与父母顶撞。5.性意识的萌动与性别角色的深化。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都会经历这些,只是表现出的程度有所不同。你的孩子平时性格开朗,对人很有礼貌,如果她感受到父母的理解,体会到爱和归宿感,随着行为习惯的改变,各方面都会加强自我约束,相信成绩也会越来越好,但成绩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
类似这样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咨询,邓培军不时会遇到。甚至有许多教书育人的教师父母,在教育自己孩子时也遇到各种难题,向他咨询求援。
这是一位教师父亲家中发生的故事。他说,我的儿子今年14岁,我和他妈妈都是教师,他妈妈是学声乐的,我也喜欢弹钢琴,所以我们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让他跟市内一个很知名的老师学钢琴,儿子的悟性很高,钢琴演奏水平很不错,我们很看好他,希望他将来能当像郎朗和李云迪一样优秀的钢琴家。
以前,儿子每周六都上一次钢琴课,在老师家练半天琴,去年,为了方便儿子学琴,我们特意买了一台钢琴,放在家里给他练,起初儿子还有点兴奋,经常自己练习,自得其乐,可时间久了,儿子就厌倦了,有时爱练不练的。
我和他妈妈都觉得他的练习量太小了,不断地督促他练习、练习、再练习,为了让他好好练习,我们不得不采取一些手腕,有时连哄带骗,有时威逼利诱,有时循循善诱。可是儿子不听,甚至对我们有了敌意,每次提到让他练钢琴,他就发脾气,甚至甩门而去,对我们的反抗越来越激烈。
如今,钢琴在家里已经蒙了一层灰,儿子也不再碰它。而且儿子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很听话,性格也很温和,如今叛逆心很强,不管我们做父母的说什么,他都不听,还说我们老生常谈,他很烦。我和他妈妈都很失望,说实话,我们都是当教师的,不知教出了多少好学生,应该说,我们懂得一些好的教育方法,也有一些经验,可为什么我们就教不好自己的儿子呢?孩子对我们的敌意从何而来?即便处于青春叛逆期也不至于如此抵抗父母吧?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工程师,面对自己孩子的心理活动却束手无策,这让邓培军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给这位父亲表达了自己言恳辞切的建议:通过你的描述,你的孩子现在的一些表现,是孩子青春发育期的一个必经阶段,是很正常的。进入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而父母在管教子女方面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希望保持对子女的权威;二是父母希望能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希望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于是,冲突的产生就成为必然。
青少年孩子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喜欢父母过多的照顾管理或干预,特别讨厌大人对他的再三嘱咐和重复要求。(2)对于父母的话不再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是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3)对于传统观念,现成结论和权威往往不迷信盲从。为此,他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孩子多沟通和交流:(1)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2)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3)家长多用征询的口吻和孩子说话,让他讲出自己的观念和主张。
在日常的心理咨询活动中,邓培军不断发现,现在的孩子,尤其在独生子女这一代中,男孩女性化、爱嫉妒、任性、胆怯、虚荣、暴躁、偏激、打架、偷东西、乱花钱、逃学、虐待小动物、有网瘾……等等现象,在他们的身上十分的突出,经常有年轻的爸爸妈妈,不厌其烦,无可奈何地找到他,咨询其中的解决之道。
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邓培军这些年来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针对这些带有普遍性的共性问题,他共总结列出了72种常见的少儿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分析和解答。2014年8月,邓培军与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会长舒闻铭合著出版了一部专著——《是什么伤了孩子的心•少儿心理教育72问答》,并作为好爸好妈分享系列丛书,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解答了许多家长心中的烦恼。
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鼓励来访者摆脱笼罩内心的阴影,走出布满险情的心灵误区,勇敢地面对生活,热爱生活,驱散盘旋在心中的孤寂、无奈和挫败,重塑一个生机勃勃的精彩人生。对邓培军来说,这就是他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的最高境界。
曾有一位名叫靖锋(化名),在商海干得风生水起的企业老板,却在感情问题上遇到难解的心结,也向邓培军发出解忧之请。
他向邓培军介绍:我今年43岁,是某私营企业的股东。几年前,妻子因病去世,我和儿子相依为命。这些年,我把全部的心思都倾注在经营事业上,很少考虑个人问题。经过多年打拼,我的事业终于有了起色。
日子好过了,我开始考虑成家的事。去年3月,一个熟人为我介绍了一个对象,女方叫曼柔(化名),离异单身,年龄比我小14岁,是荆州人,在上海上班。我觉得她比较合乎我的择偶条件,于是决定交往试试。
曼柔那时是某化妆品公司的网络销售主管,她的工作一般都在网上进行,而我是个网盲,从来就不会上网,连打字都不会。为了和曼柔多沟通、多交流,我开始学着上网,学着用搜狗拼音打字,学着和曼柔通过QQ交流。起初我打字像捉虫,非常慢,但曼柔总是很有耐心地等我回话。从QQ中了解得知,她曾经有过一段并不幸福的婚姻,她的前夫吃喝嫖赌,很不成器,后来还沾上了毒瘾,对她非常不好,有时喝醉了酒,她前夫还会打她。她实在忍受不了前夫的家庭暴力,所以选择净身出户,离婚后,女儿判给前夫抚养。我很同情她,觉得她一个人背井离乡,实在太不容易了。心底油然而生一种保护她的冲动。
有时缘分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我和曼柔虽然只是在QQ上聊天视频,并没有真正见过面,但我感觉她就是我这辈子要找的人。
2011年4月,曼柔回家看望女儿,顺便和我见面。那天,曼柔穿着象牙白的职业套裙,留着披肩直发,整个人显得知性温婉、娇俏动人,我请她吃了一顿饭,陪她逛了一次街,曼柔给我的感觉很大方也很善解人意,而且她很细心,我们俩聊得很投机,完全没有年龄上的隔阂。
我希望曼柔能回来,毕竟感情是要慢慢培养的。曼柔答应了,于是在去年5月3日回到荆州。我们相处了一年多,彼此感觉都不错,于是开始谈婚论嫁。我今年43岁了,儿子马上就要参加高考,然后是读大学,他会有自己的生活。我希望和曼柔结婚后还能再生个孩子,这样有利于稳定我们的夫妻感情;可曼柔觉得,我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她也有一个女儿,我们根本就没必要再生一个孩子。她斩钉截铁地告诉我,她不想生孩子,她觉得夫妻感情不必非得靠孩子来维系,只要两人相爱同样可以白头到老。思想发生分歧后,我的结婚热情开始慢慢冷却下来。说实话,我是个很传统的男人,总觉得再婚夫妻感情基础不靠牢,有个孩子肯定好些,可她为什么就不想和我生孩子呢?难道她不爱我吗?我该不该结这个婚呢?
针对靖锋这个心理问题,邓培军作了一番意味深长的回复。
靖锋,你好!你说你是个很传统的男人,总觉得再婚夫妻感情基础不靠牢,有个孩子肯定好些。从这些话可以感觉到你对和曼柔的婚姻缺乏足够的信心,原因也许你自己能体会到。你事业有成,孩子也长大成人了,要上大学、将会有自己的生活。你希望和曼柔结婚后还能再生个孩子,这也是合理的想法,但计划生育政策允许吗?
婚姻的变故,无论什么原因的变故,对男人和女人都会有伤害,尤其是女方,因为女方对孩子小时候的抚育付出更多,对孩子的情感依赖会更强。所以离婚和孩子分离带给她的伤害会很深。前一段婚姻中的孩子,也许给曼柔造成一个心结,在现阶段,可能痛苦的感觉会多于幸福的感觉。
现在抚育一个孩子不仅仅需要考虑经济实力的因素,还要在心理,社会等层面去关心,去爱护,去付出。随着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城市孩子差不多要到二十多岁才能独立。你从年龄层面考虑了一下,那时候你就快70岁了。孩子确实是婚姻的一个纽带,但有时候也是生活的一个压力来源。
生活就是这样的,总是幸福和矛盾相伴。既然要爱,要真爱,有时候我们也要从对方的状况和心理状态考虑一下。在婚姻中受过伤害的女人也许会更敏感,但也会更懂得珍惜。真诚的付出,相互的宽容和理解,往往才是幸福的根源。相互多沟通,彼此交换一下观念,再做选择也可以呀!
涉及感情方面的心理咨询,在生活中邓培军会不时遇到。一位为爱而抛家弃子的男士,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陷入困苦,便向邓培军大倒苦水。
这位男士叫文斌(化名),他说:我和丽舫(化名)是在一场K歌聚会中认识的,我酷爱唱歌,尤其擅长模仿刘德华的歌曲,几乎是可以以假乱真。丽舫被我的歌声打动,主动追我,请我吃饭、邀我唱歌,我不知自己哪辈子修来的福分,因为丽舫不仅长得漂亮,家庭条件也很优越,而且,她比我年轻近10岁,还没结过婚;而我自己,长得其貌不扬,经济条件也不好,还是一个有妇之夫。可她不在乎,执意要嫁给我。被她火热的爱感动,我顶着现代陈世美的压力抛家弃子,然后娶了丽舫。
婚后,丽舫让我去她爸爸的公司上班,起初我们也有过一段甜蜜的日子,可是不久,我就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因为丽舫是个消费狂,每月她用在服装、化妆品和美容发型上的费用不下于5000元,她本人的月收入才两三千元,我不得不拼命赚钱供她花,感觉很吃力。我曾经劝她省着点花钱,可她振振有词地说,她不愿降低她的生活品质,我是她老公,就该宠她,不遗余力地让她过好日子。没办法,我不得不像一头革命的老黄牛,拼命干活赚钱。
后来我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我以为丽舫在消费上会有所收敛,没想到她花钱依然大手大脚,给儿子买的奶粉、尿片、衣物全都是品牌,而且她并不是真的心疼孩子,常常把孩子往岳母怀里一扔,就自顾自约朋友聚会去了。我很苦恼,对这桩看似美好的婚姻产生了质疑,想到前妻的种种好,我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错了?我该怎样纠正这种错误呢?
对婚恋问题,作为过来人,他更像一位老大哥,不仅在心理咨询上,更像是生活中的见解,对文斌进行循循善导。
你对现在婚姻状况的困惑,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婚姻中的激情和浪漫,会随着时间而冷却,会因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琐碎。这时候,共同的价值观,相互的宽容和理解等因素,在维系感情方面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婚姻是讲究门当户对的,不仅仅是指金钱和身份地位,更多的是相互的理解、相互的宽容、相互的付出。因为每个人的教育程度、成长环境不一样,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等。你和丽舫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因为观念的差异产生一些矛盾也是很正常的。能够走到一起,有了婚姻,有了孩子,也是缘分,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时候,彼此理解很重要。
真正爱一个人,就是愿意为对方改变,这也是一种幸福。男人在婚姻中更应该宽容大度,为了家庭更加勤奋努力。当然,你也要和丽舫多交流,谈一谈你的想法,让她也了解一些婚姻中的相处之道。人都是有心、有情感的,假以时日,她也一定会理解你、为你而改变一些观念和想法!
永远不变的是他的一颗善心
生活中的邓培军是个积极乐观、充满爱心的人,他经常参加各种慈善活动,曾为荆州开发区周黄小学、江陵县张黄中心小学捐书,为留守儿童团体作心理辅导。
这是一个颇为令人唏嘘的故事。为了照顾双目失明又瘫痪在床的女儿,只有3年婚姻生活的吕绍安没有再嫁,一切的精力和爱都投注在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儿身上,她也成了女儿眼中最伟大的妈妈。
当时,邓培军正在荆州社会主义学院参加2013年秋季党外人士培训班,看到报道后,他第一时间联系记者,表示要去看望母女。在他的倡导下,培训班的班委们都积极响应,一起来到吕绍安家里,看望母女二人。
邓培军很同情这对母女的不幸遭遇,当即就把1000元善款交到吕绍安手里,并鼓励吕美佳坚强面对生活的苦难,积极乐观过好每一天。临走时,他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表示吕绍安母女随时都可以找他进行心理咨询。
其实,邓培军做善事不只一次两次了,早从2006年到2012年,他曾捐款资助一名贫困山区的学生,从对方初中开始,一直捐助到对方上大学。
此外,他多次参加各种慈善活动,是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优秀心理学志愿者,曾在荆州市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被评为“荆州市关爱下一代爱心人物”。
邓培军说,人的一生中,观念很重要,有时一个观念的改变,也许就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心理咨询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来访者改变陈腐的观念,厘清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作为一名商人,邓培军在经营生意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邓培军更是身体力行,走在各项公益活动的最前沿。他的身份总是在商人和心理咨询师之间不停转换,而永远不变的就是他的一颗善心。
记者曾不解地问他:“心理疏导,有这个必要吗?”对这个问题时,邓培军的情绪显然变得激动。
“心理疏导太有必要了!”他说,“举个简单的例子吧。许多人在工作中都疲于应付,生活中又没有感受到乐趣,而且经常感到疲倦,什么都不想做,这就是典型的亚健康,亚健康状况久了会引发感冒、高血压,甚至骨质疏松和癌症等疾病。其实,好多疾病都和心理状况有关系,日常许多不顺心的小事情造成的消极情绪积累起来,对心理的伤害甚至超过地震……”邓培军像打开了话匣子,说个不停。
“每个人都有一套心理自我调节机制,如果自己调整不过来的话,就需要心理医生帮助治疗。通过心理辅导,可以改变这样的情况。”
然而,邓培军的每一次心理疏导都是免费的。许多人包括记者都曾不理解:学习这个专业不仅赚不到钱,参加志愿者活动,反而要倒贴钱,你图什么啊?
实事求是地说,邓培军有时也会感到困惑和无助,他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准,心理咨询工作对人们很重要,但目前社会对这个行业的重视度还不够,心理咨询工作无法得到相应的支持与理解。他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重视心理咨询这个行业,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邓培军常常这样慰藉自己。他坦言:自己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学专家。今后,他仍会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做好各项心理援助工作,服务社会。
“咨询师能走多远,就能带领他的来访者走多远!”有时,真正决定心理咨询进程的,不是理论、也不是技巧和方法,而是咨询师本身的人格,只有一个健康稳定的人格,才是心理咨询师取得咨询效果的根本保证。
心理咨询师人格的健康度和完整度,决定和限制着心理咨询取得疗效的程度。邓培军在这条路上自信地走着,在完善自己人格的同时,也影响塑造着别人,为每一位患者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和谐社会默默做着自己的贡献。
邓培军给不幸家庭捐款。
记者手记:
爱心是最璀璨的那颗珍珠
由于同是民建会员,而且经常参与他组织为留守儿童开展社会心理援助活动的原因,于是跟邓培军渐渐熟络起来。
与邓总的交谈,就像是多年的老朋友一样随便而随心所欲。此时此刻,他更像是一位兄弟,而不是一位心理咨询师。
然而,每当与他提起心理咨询方面的话题,这个平时善于沉思的智者,顿时就会像打开了话闸子一样,滔滔不绝。说的最多的就是:一个人能够得到尊重,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绩,而在于无论身处何地,都在坚持自己的梦想。
在日常的接触中,他提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成长和尊重。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的过程对于他来说是促进自己不断成长完善的过程,而给予咨询者最大程度的尊重是他从事这项工作的最大原则。
邓培军从不把有心理问题而找他咨询的人看做病人,而是把他们看做暂时遇到困惑、需要救助的“溺水者”。心理咨询是一个“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这是邓培军对心理咨询工作最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每天帮助他人解决心理困惑,而生活中的他又是怎样面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呢?他不止一次地跟记者提到:每次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援助活动后,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天真灿烂的笑容,自己的心情就有说不出的愉悦感。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漫长的岁月是一组乐曲,而爱心是最璀璨的那颗珍珠,最精彩的那段乐章。换个心情和活法,因此,生活中的我内心满载着五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