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员风采

一位名老中医的际遇

信息来源:江山文学网-张思明   发布时间:2015-04-21   浏览次数:2474

20149月下旬的一天,由西安发往北京西的T42次列车,在延安站停了8分钟后又启动了。
  列车出站运行刚10分钟,车厢广播里就响起广播员焦急的声音:各位旅客,我列车上有一位突发昏迷的病人,现在病情严重,车上如有医生或医务工作者,请您伸出援助之手,赶快到餐车来救治,我们全体乘务入员不胜感谢!连播了三遍,引起全车厢乘客的关注。
   6号卧铺车厢内,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刚从延安上车要到北京去,听到广播后立即对儿子说:拿上药箱快到餐车去!两人迅速来到餐车,只见地板一块毛毯上躺着一名小女孩,脸色蜡黄,旁边跪着一位中年妇女,哭喊着:快,谁救救我女儿,我给您磕头了。旁边的乘务员们个个用无奈焦急的眼神,望着地上的母女两。列车长推了一下身边的播音员说:快去,再播上三遍!
  不用播了,我来救治她。老人迅速来到列车长面前说:我叫张健民,是医师。说着将他的合法执业证件递给她。列车长打开一看知道他是位中西医结合的主任医师,高兴的一把拉住张老的手说:谢谢您出手相救,赶快救治吧。
  张医师沉稳地蹲在地板上,先为小孩把了脉,然后拿起听诊器慢慢诊听,一会他抬起头告诉列车长和孩子的母亲说:她患的是中毒性肺炎,高烧呼吸困难,脉搏微弱,下肢冰凉,生命有些垂危。”“快,医生,不管什么结果我都请您救救我的女儿。孩子的母亲声音里带着些哀求。
  老人敢于承担责任,先取出银针,在三个穴位上扎下去,刚一下孩子身体就动了一下,孩子妈妈高兴地只喊:神医呀,我女儿有救了……”
  张老直向她摆手:不能动,危险期还没过。然后告诉身边的儿子说:快准备注射杭菌素,推注葡萄糖。儿子将注射器和棉签递给张老手中,他迅速在穴位取出银针,又将注射针一点一点注进四个穴位,女孩睁了一下眼睛,列车长和乘务员们高兴地直拍手:醒了,醒了,真是神医呀!
  张老单腿跪地,又给孩子慢慢推注葡萄糖,10分钟注了一管,列车长给他腿下垫了一块毛毯,老人跪下继续注射。20分钟后,女孩完全清醒了。张老被儿子从地板上艰难地扶起,他活动了一下麻木的双腿,告诉孩子的母亲:危险脱离了,你在哪儿下车?”“太原,天不亮就到,有人接站。孩子母亲回答说。张老告诉她;回去后还是到太原大医院确诊一下,住上几天院继续治疗。”“好,好,张大夫我谢谢你这救命之恩呀!孩子的母亲迅速掏出钱双手递上,请您收下我的-颗心,不多就3000元,您太辛苦了!
  老人婉言谢绝了她的钱,不要谢我,救死扶伤本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是应该的!
  列车长握住他的手说:张老医师,您的表现实在是让我们感激不尽,您的无私和善心,我们今后要好好向您学习,谢谢您!
  张大爷,您一定要收下我的这点心意,不要嫌少。请您留下地址,我姓谈,女儿今年12岁,她叫晓雪,我们一辈子也忘不了您呀!女孩的母亲跪下给他磕了三个头,老人扶起她说:不要这样,为人民服务不能讲价钱,要收我只能收药费76元钱。
  那不行,一定要多收点劳务费,您这么大年纪,在地下跪了半个小时,我心里……”
  收下吧,救了一条命啊,当今是金钱社会,您应该收下。乘务员和部分旅客齐声喊。
  老人向大家摆摆手说:谢谢你们的好意。人命不能和钱比,钱再多总得有命去化,人活着比什么都好。我行医50多年,不能一时毁了我一生行医的清白。说完从女人手中拿出一张一百元,让儿子找零24元,还回孩子母亲手中。
  周围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说的太好了,真象个白求恩一样的好人哪!现在这样的好医生实在是少了……”
  孩子的母亲一再追要老人姓名和地址,老人只是摆摆手回到6号车厢去了。这样动人的场面,笔者恰巧就在现场,观自始终。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就应该弘扬这种无私奉献,有人性道德,有责任的医务工作者精神。为了进一步弄清张健民的事迹,我在石家庄没下车,就直追寻他到北京,我们同住了一个宾馆,晚上和老人作了细聊。
  张健民,男,祖籍山西,1938年出生在武汉,他生长在名医世家,四岁就随父母学针灸,上学有空就自学医书,研究中西医结合,22岁从湖北中医学院毕业,1962年分配武汉钢铁公司职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任医士。退休后,他根据自己30多年的临床经验,在武汉申办了一所中西医结合门诊部,30多张病床,天天暴满,经他亲手治好的疑难杂症,患各种癌症病人上千人。他现在是:中华名医协会国际专家,世界优秀名医专家,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共和国功勋人物。他行医50多年来,采取中西医结合研发出穴位针剂注射法,治疗心脑血管和疑难杂症,内儿急症,男女不孕不育有奇特疗效。经过多年实践研制成功张氏丹参绿茶,推向全国销售。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讲学活动,培养出一大批学生,遍布西南和华中,现在均为各医院骨干医生;为了救治癌症患者,他亲自上山采(种)中药材,已救活医院推出来的癌症患者29人。他于1997年,2005年先后在海峡两岸心身疾病学术研讨会和世界首届中西医结合大会上,发表了两篇演说论文,均被获奖;1998年应越南政府邀请,前往河内交流和讲学活动;200911月,在第三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他发表了尊重生命,重视临床看病难,看病贵之谜两篇论文,引起国家卫生部领导的重视,为人类健康与延寿作出了贡献。
  他告诉笔者,:现在他在深圳执医多年,但武汉是他的家,现在还有4名癌症患者等他治疗。为了证实他的话,老人家邀请我去武汉,眼见为证,我答应了。他为了给我省钱,答应让我吃住在他家,亲眼目睹他为患者治疗。我问他这次来京有何事办?老人家很伤感地告诉我:为了官司,他要找最高人民检察院。
  我看了他的抗诉申请书后得知:2008年初,武汉市民营医疗机构协会,以张某为首的协会人,在武汉市一千多家民营医疗机构校验营业证,并以缴600元会费为名促校验。脾气倔强,性格耿直的张健民先生起了疑心:没接到市卫生局交费的通知,这笔百万元收费会落在何人之手?随后,他咨询了市卫生局,该局主管局长回答是:收费就有收费的道理,作何用途不是你们需要知道的,不缴费就收回营业执照。张老当然不领这一套,全国都在反腐倡廉,卫生局这一做法明显是违法的。可是不久,由于他的抗缴,市卫生局没收了张老普爱中西医结合门诊的营业执照,责令其立即关闭。
   20083月,张老迅速将市卫生局这一违法行为向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举报起诉,该区法院审判原告败诉。医院被迫关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张老不服,上诉到市中院,中院判决原告胜诉,市卫生局向张健民当面赔礼道歉,退回营业执照,但经济损失不予赔尝。门诊部已关闭半年多,8名医护人员已离开,各种用品,中西药材药品积压在库房已发霉。张老不服,上诉到省高院,驳回后2010年张老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院(2012)行监字第551号通知,驳回原告申请,不予重审;张健民不服天下没有真理,又向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提起行政抗诉申请,直至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时至6年多的漫长上诉路,张老实在遭遇精神和体力不支,他得出一个结论:告状比看病还难!了解详情后,让人对我国司法程序感到悲哀,对张老的不幸遭遇为之同情。
   10月中旬,我处理完手头工作由延安出发,直奔武汉,来到张老的家里,武汉市江岸区三阳路,一座32层高的住宅楼。他家住在26楼,面积有百余平米,家中只有他老两口人。客厅只有一张临时病床,其他打滴针者均在沙发上进行。老两口对我热情接待,安排好在他家的食宿,我很是过意不去。
  吃完午饭后,门铃响起,老伴迎进一位女患者,张老介绍说,她姓甘,今年52岁,患乳腺癌已5年,3年前双乳已被摘除,今年7月份又发现,癌细胞转移到淋巴,该院治了一个月,宣告她回去准备后事,最多能活一个月。八月初,她找到我,我只好接受治疗,因为她有一儿一女,女儿大学毕业已就业,儿子还小才上初二,她做母亲的任务还没完成,我很同情她。已治疗两个月,上周她到医院去复查,医护人员见她还活着,都很惊讶,复查结果是癌细胞完全被控制。我见她红光满面,精神也很好,根本看不出她像一个患癌症的病人。等她吊好滴针瓶,我和她聊起来,她说:张医师不光医术高明,而且还像一位父亲关爱每一位病人,无论白天半夜打穴位针,他都不辞劳苦。他把病人看作上帝,视他们为亲人,而且只收药费不收诊疗费。他是我们多少患疑难杂症者的救命恩人……”顺着话音,我看见墙上挂满了患者赠送给张老的锦旗,什么救命恩人”“活菩萨”“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等赞语。甘女士暗暗摸着泪又说:我还不能死,儿子太小,他离不开我。经过张老这两个月的治疗,我感觉全好了,不光能吃饭,我上街买菜骑车都很有劲。他说再治40天,我就可停药了,我也可以上班了。说完她高兴地笑起来,我也为她庆幸祝福。
  第2天,家里又来了一男-女两位患者,男的姓邱,是-家公司的老板,腰缠万贯,但身体瘦弱脸色不正,张老给我介绍说:他患的是肺癌,一家大医院查出后要做手术,他不同意就被赶了出来。他打问到我这里,我收下己治疗两个多月了。他上周去复查,结果癌细胞基本消失。再巩固两周就可上班了。邱先生才46岁,对治疗和生命充满希望和信心。他对我说;张老是神医,真是手到病除。凡经他治疗的患者,据我所知的都活了下来,而且多数人都在上班。我也是他治好的一位病友介绍来的。那位女士因人多不便多问,直到她打完针主动和我聊起来;听说你是位作家,那你就写写我吧。我在大医院确诊为胆囊癌,他们就要动手术,我打听到张医师不作手术可消除癌细胞,我就求在他门下,他象亲人一样接收我,己治疔40多天了,疗效显著。到大医院-复查,癌细胞杀死了。你说张老神不神?我看见她的兴奋劲,连连点头称是。
  我在他家白吃白喝住了三天,通过我自身的感受和4名患者的聊天,这里总体给我的感受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张老对病人的责任感,对工作的一丝不苟,令人感激和钦佩。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当今社会,张老全心全意的努力和付出,诠释了人间有真爱的真谛!我多么盼望天下医生都能象张医师老人这样对待病人,敢与承胆责任,敢于创新,千方百计抢救病人那该多好。
  我翻看了老人保存的资料,自八九十年代至今的《湖北日报》《中国卫生报》《武汉日报》《长江日报》《冶金报》等十多种报刊杂志上登载着他的勤奋医疗事业和他救助疑难杂症病人感谢信,有30多篇,细细读后事迹都非常感人。
  张老告诉我:病人病情好转,不是我的医术高明,只是医药精心搭配的效果,主要还是患者的精心配合,他们内因起的作用。他还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早该把毛主席救死扶伤四个字铭刻在心,现在是,无钱住不了院,有钱不塞红包找不到好医生,你就是死在担架上,也没有几个人理你。这就是我国出现的治病难,急迫需要医疗机构大改革。作为一名医生,在医术上应精益求精,在医德上应救死扶伤为使命,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攻克疑难杂症,积极抢救急危重症病人,这才能体现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活在人世的真正价值。
  张老的这番话,说出了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也体现出了他身上一些使命感和正义感。在离开武汉的时候,我用世界著名文学大师泰戈尔的一首诗表达4个癌症患者的感激之情:把我的生命从尘埃中捡起,在光明中高举,在死的阴影里把它收起。谢谢你,张老,我代表你医治过的所有患者向您致敬,是你无私奉献把一个个尘埃中的生命捡起,救民于疾患。你就像一片洁白的云,用博大的爱意,簇拥在患者周围,让温暖的阳光永远普照在武汉和深圳的土地上!
  
   2014115日于延安寒舍

 (文中“张健民”系武汉民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