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9日出版的《光明日报》11版发表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的文章《着力提升长江黄金水道有效供给力》,文章全文如下:
长江黄金水道是串起长江经济带的“珍珠链”,疏通水道提升有效供给力,对充分发挥黄金效益至关重要。依托长江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基本不占用耕地资源,基本不需要改变生态的开发,有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应加快建立以绿色环保为主要特征的高效快捷的集疏运体系,使水路、铁路、公路、航空运输融为一体,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支撑。
近年来,在中央高度重视下,经过多方坚持不懈的努力,长江黄金水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距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这个战略目标,还存在明显不足。建议有关部门联合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研究制定长江经济带高效快捷的集疏运体系规划布局。同时注重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重视区域协作与产业分工相平衡,推动生态补偿与环保联动相促进,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正向协同机制,让黄金水道真正产出黄金效益。
民建中央组织的专题调研发现,长江航道至今仍存在通而不畅、待闸时间长、生态环境堪忧等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黄金水道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航道上中游地区梗阻严重,航道等级低,干支联动能力不强;中游地区宜昌至武汉段多为激流浅滩,暗礁丛生,五千吨以上货船难以航行;下游地区长江口航道清淤任务较重,深水航道通过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长江水利工程在设计时普遍重发电轻航运。三峡工程在设计时预测到2030年才能达到1亿吨的货运量,而在2011年货物通过量就已经突破了1亿吨。随着过闸货运量的持续增加,并受汛期流量控制、船闸停航检修和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影响,船舶待闸时间不断增加,三峡坝区船舶拥堵已成为常态。正常情况下,船舶平均等待2至4天,坝区积压船舶超过100艘;船闸检修期间,坝区日均滞留船舶700艘以上,船舶平均等待8至10天,最长超过15天。三峡枢纽能力“瓶颈”问题突出,船舶待闸时间过长,水运低成本优势未能很好发挥。此外,南京长江大桥净高24米,低于南京下游其他跨江大桥,万吨轮无法上行,明显削弱了运输优势。
现阶段长江水道还未完全实现“铁水联运”“公水联运”“江海联运”。保税区、商品集散地区等到内河水运港口、海运港口之间交通还不够通畅,未建成快速便捷的一体交通模式,增加了运输成本。港口码头发展无序,部分临江城市在水运需求不足、未经科学论证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港口项目,重复建设较为严重。现有的港口在建设上也存在建设标准过高、只注重硬件不注重软件的问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有待拓展。另外,船舶技术性能和营运组织水平也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提升长江黄金水道有效供给力十分迫切,这需要系统治理长江干线航道,共建共享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在长江上游要实施长河段的系统疏浚整治,提高水富至宜宾、宜宾至重庆段的航道通航条件;中游要重点解决荆江航道水深不足问题,适应大型内河船舶直达运输需要;下游要重点实施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研究桥梁高度不同的解决办法,尽快论证南京长江大桥改造问题,进一步适应大型海船进江需要。
长江干支流新建水利工程应充分考虑航运需求,长江航道新建桥梁要充分考虑到大桥锁江问题,科学论证通航高度。加强支流航道建设要同步开展,合理开发长江流域支流航道资源,加快形成干支连通、区域成网的水系航道网络,提高干支运输比重,扩大平均运距,打造全流域黄金水道。将金沙江攀枝花至水富段纳入长江干线航道规划,将金沙江水运资源的利用列入国家战略。重点加强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等高等级航道建设,抓紧实施京杭运河扩能工程,系统建设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加快形成通江达海、干支衔接的长江经济带航道网络。
要有效提高三峡枢纽的通过能力。长远来看,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势在必行,要加快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的项目前期工作,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综合衡量各方利益,科学决策,保证运能与未来市场需求相匹配。近期要通过综合应对措施,有效提高三峡枢纽通过能力,满足三峡水运新通道论证期和建设期持续增长的过坝运输需求。重视现有设施挖潜、推广标准化船型、加强船闸调度管理、翻坝转运及其他分流措施等工作。国家在“十三五”规划纲要当中专门提到,准备开建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这个新通道一旦建成,三峡大坝待闸时间过长的问题会得到解决。
要大力发展以港口为枢纽的多式联运、江海联运。协调完善沿江港口布局与口岸合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增强开放口岸对内陆腹地的辐射、服务和带动能力。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现代化港区。同时,强化长江沿线主要枢纽港区与国家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的联通,加快海船航道和江海联运节点建设,消除江海转运瓶颈,消除“最后一公里”不衔接问题,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主轴,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
在此基础上,要研发推广适合长江航道条件的江海直达船型,优化长江煤炭、铁矿石、集装箱等主要货类的江海运输体系。还要加强政府对长江经济带运输市场的行业引导,清理、破除地区之间、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各种政策壁垒,逐步建立竞争有序、物畅其流的统一开放的长江流域综合运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