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委高度重视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作为发挥统战工作优势、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工作来抓,创新观念举措,抓住关键发力,共配备党外正职13名,其中市直政府工作部门(审计、统计、物价、地震)党外正职4名,县(市、区)政府工作部门党外正职8名,市属高校行政正职1名,党外干部培养使用呈现出新的格局。
党外干部能不能用好,思想认识是关键。过去我们有些同志对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总是心存疑虑,有的认为班子中有党外干部工作起来不方便,有的认为党外干部业务是外行,有的认为素质好的都入了党、党外很难找到优秀人才,等等。因此,对党外干部不太放心,不敢大胆使用。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非常重视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工作,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大党外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切实把综合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党外干部,及早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培养锻炼,对一些专业性强的职位,在党外干部与党内干部中作选择时,优先考虑党外干部。市委领导层形成共识,破除党外干部只能姓“副”、不能姓“正”的思维定式,放开了党外干部培养使用的手脚。在制定出台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规划、后备干部队伍建设“123”计划等文件时,都对党外干部配备的数量、比例,尤其是党外干部在政府工作部门担任行政正职数量做出明确规定,必须配备的党外干部,如暂时无合适人选,“宁缺勿占”,如有县(市、区)缺少合适的党外干部,在全市统筹调配使用;行政正职,市级不少于2名,县级不少于1名。力戒以往文件规定中,只提出“应占适当比例”、“应有适当数量”等笼统要求,避免了弹性执行,为党外干部配备选拔立下了规矩,保证了党外干部行政正职基本数量。
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不只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规划,更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以前,由于我们对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导致出现“人才库”沦为“冷藏库”的窘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注重采取综合措施,充实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立党外干部“蓄水池”。一是源头找人。把党外干部纳入全市干部队伍建设“三百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一定数量党外干部。所在单位党组做好日常培养,组织部、统战部跟踪指导。培养成熟后,纳入党外后备干部队伍管理。打破公务员管理体制的限制,将3名在企事业单位工作、有培养前途的党外干部,调任到党派机关工作,并作为党外干部的重点后备人选。二是集中选人。由组织部、统战部联合在全市开展党外优秀干部推荐工作,遴选了一批党外优秀干部。成立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把100多名未参加任何党派的企事业单位的干部组织起来。针对县(市、区)党外代表人士的实际情况,在全省首创推动全市各县(市、区)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为党外干部前期发现培养工作奠定了基础。三是动态管人。对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实行动态管理,以年龄、学历、任职经历等梯次,建立了300余人的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库,每年集中进行一次调整,补充新鲜力量。坚持把“三严三实”融入党外干部的经常性教育之中,以“为民、务实、清廉”的标准不降格以求,对不严格落实“八项规定”、不敢担当、表现一般的,调整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党外后备干部数量占后备干部总数的10%,在此基础上,确定53名县级后备干部人选。四是制度留人。按照有意识地把一些优秀党外代表人士保留在党外的政策要求,对担任县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确定的党外后备干部和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原则上在届内或在职期间继续保留他们在党外。对申请加入中共的党外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统战部分管副部长上门做思想工作,劝其留在党外发挥作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一条新路子,牵住了党外干部选拔任用的“牛鼻子”。一是多渠道培养。每年,我们都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共同举办一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还采取专题班、混合班、向上级部门推荐选调等形式,加大党外干部的学习培训力度。每两年组织一次党外干部赴外考察学习,到经济发达的省内外城市学习新经验。并且,与党内干部一样,把党外干部的参学参训情况都记入个人档案,建立了人才信息库,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进行动态管理、跟踪考察。二是多岗位历练。对拟担任较高层次领导职务和在一个地方或部门担任同一职务时间较长的党外干部,加大交流安排力度。近两年共安排13名县处级党外干部跨地区、跨部门交流任职。对党外干部安排不搞“临时拼盘”,采取“一职两备”原则,提早培养使用,采取“补台阶资历、补领导经验、补工作阅历”等做法,及时选派到基层一线、经济综合部门等单位挂职锻炼,并且人数不少于同级干部挂职总数的10%。三是渐近式使用。就是在配备党外干部时,让他们先从基层、从业务单纯的部门干起,循序渐进,小步快跑,快速成长。目前,在政府工作部门担任行政正职的4名党外干部都先后有基层任(挂)职,或在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部门任职的多种经历。
为了推进党外干部培养使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我们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在总结过去特别是近年来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一是创设组织协调机制。我们与市委组织部建立了两部联席会议制度,在培养、锻炼、考核、任用党外干部工作上共同制定规划、共同物色、共同举荐、共同教育、共同培养、共同检查考核,并共同制订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外干部工作协调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提高了党外干部培养使用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二是完善发现培养机制。我们建立了组织部、统战部领导与党外干部定期谈心谈话制度,根据市领导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市委常委与党外干部谈心交友对象;建立了党外干部建言献策直通车制度,把党外干部的一些意见建议直接呈送给市委市政府领导。通过这样一些制度的建立,为市委更好地了解党外干部、培养发现党外干部开辟了更多的渠道,也为党外干部发挥作用、展现才华、脱颖而出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我们还积极发挥民主党派在培养、推荐党外领导干部工作中的作用,主动把一些政治素质好、年纪轻、学历较高、代表性较强的知识分子及专家学者推荐给民主党派,让他们在党派的岗位上经受锻炼,为今后的进步和发展打好基础。三是建立考核考评机制。我们出台了《安庆市统战工作考核办法》将党外干部的选拔任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和重要内容,纳入到全市统战工作目标管理体系之中,明确规定配备党外干部的职数不能占用;明确规定没有党外干部人选的单位和按要求需配备党外干部的单位,必须把党外干部的培养列入本单位党建工作目标;明确规定组织、统战部门在党外干部管理上的职责;明确了党外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和参加学习、培训、调研的具体要求,有效地推动了党外干部培养使用工作。
(本文刊发于2016年第7期《中国统一战线》杂志,作者系安庆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市委秘书长宋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