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要闻

辜胜阻:前瞻2017两会经济社会热点

信息来源:民建中央网站   发布时间:2017-02-28   浏览次数:3817

  2017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近日接受采访,前瞻两会经济社会热点。辜胜阻表示,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会高度关注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经济转型,如何振兴实体经济,如何更多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序推动去产能,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如何构建科学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如何推进绿色发展保障民生等热点问题。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推进经济转型的主线

  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实现提质增效。提高供给质量需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通过消费升级引导、品牌创新为抓手、环境优化为保障,实现供给侧的提质增效与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辜胜阻表示,一要培育和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以创新驱动供给质量提高,依靠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要提高供给对需求的适应性,通过消费升级引导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企业要适应消费升级趋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质量、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品。三要以品牌创新为抓手提高供给质量,打造中国品牌,建设质量强国。通过提升行业产品质量标准,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鼓励企业树立品牌经营理念,以品牌为载体,下大力气把产品做专做精做优,由产品制造走向精品制造,从而建立品牌声誉、提高品牌的顾客感知度并建立顾客忠诚度。四要建立产品质量多元共治模式,形成多方合力,全面加强质量管理。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为解决农业生产的新矛盾,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与结构优化,不断提高农民收入。辜胜阻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采取如下对策:第一,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创新为主要动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农产品需求,实现农业供需结构的平衡。第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缓解农业生产对土壤的污染和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实现农业发展的永续性。第三,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盘活农村土地要素,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第四,以普惠金融理念为指导,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市场共同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商业性、政策性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协同发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努力缩小城乡金融服务差距。第五,完善农业供给侧的“硬件”和“软件”,既要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又要通过改革引领,优化制度供给,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国民经济的立身之本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实体经济发展,则国家兴盛;实体经济衰退,则国家没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成本的“高山”。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一直维持在85元左右的高位,2016年为85.52元,同期企业利润率仅为5.97%。同时,大量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形成“脱实向虚”的态势。实体经济也面临转型的“火山”,大量实体型企业因资源有限、能力不够,难以通过自主创新进入价值链中端和高端环节,陷入低端竞争陷阱。此外,还存在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市场准入门槛高等问题,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如何振兴实体经济?辜胜阻建议,一要打好削减实体经济成本的“组合拳”,通过进一步加快税制改革、规范行政性收费项,切实降低企业融资、用工、税费成本,让实体企业轻装上阵、有利可图。二要抑制“炒”的利润空间,减少投机暴利,限制投机暴富,缓解资本“脱实向虚”和“由内向外”的趋向,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位。三要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树立质量与品牌意识,打造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以技术创新促使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实体型企业进入产业链中高端环节。四要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各种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营造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

  三、去产能去库存:结构改革的重要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过去一年去产能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运行情况和发展环境有所好转。但是也出现了煤炭价格短时间内大幅上涨,导致下游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淘汰落后产能难度增大等问题。在房地产去库存方面,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急剧分化,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幅度较大,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去库存任务依然艰巨。今年,房地产将面临“防过热”和“去库存”双重任务。

  如何有序推动去产能?辜胜阻强调,推进去产能要坚持更多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措施,释优汰劣,把去产能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和推进。根据市场需求有序释放安全高效的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依靠创新驱动钢铁、煤炭和水泥等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提高供给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更多采取市场化的举措,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推进资源优化配置,鼓励企业联合重组,增加行业集中度,让过剩产能退而有序。更多以法治化手段去产能,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行业在排放、能耗、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对违法和不达标企业的监管和惩处力度。推广运用信息化举措,利用大数据、遥感卫星、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去产能的情况,防止违规建厂、关停企业重新生产等现象,确保产能真去真退,防止落后污染产能“死灰复燃”。做好社会兜底工作,妥善做好去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问题,拓宽职工再就业渠道。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要逐步减轻我国能源结构中对煤炭的过度依赖,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在房地产方面,辜胜阻表示,亟需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要坚持分类指导,因城施策,对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在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实行差别调节机制,实现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推进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去库存与热点城市房地产防过热与防风险。

  四、“一带一路”战略:国际合作新平台

  “一带一路”既是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是对外开放的升级版。其本质是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三年以来,“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加强全球经济合作,实现地区和平发展有重要意义,为沿线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丰厚福祉。目前,参与的国家与国际组织已达100多个,我国与20多个国家开展产能合作,建立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3.1万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6%;投资累计达511亿美元,贸易和投资实现快速增长,人才交流日益密切,互联互通网络逐渐形成。随着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将面临外需减少的压力,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打造区域间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对冲外需下行压力。

  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辜胜阻建议,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与对外开放要强化沿线各国间的战略共识,探索“一带一路”与各国战略规划的契合点,推进战略对接,促进市场深度融合,形成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利益共同体”。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建立海外开发署,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风向标,保障项目落地生根。瞄准重点国家和领域,开展示范性项目与工程建设,以点带面形成贸易、投资协调发展的“一带一路”。优化海外投资环境。借助战略对接、使领馆外交谈判达成合作共识,营造发展“大环境”,建立双边经济合作区,加强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鼓励企业抱团发展,组织动员在外企业集体谈判,统一争取贸易、税收、生产技术标准以及法律保护等优惠政策,营造高效便捷、“集群式”发展的“小环境”。完善金融扶持体系,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股权投资链,在丝路基金、亚投行和商业银行内搭建中小企业海外投资基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企业海外拓展,拓宽民企融资渠道,推进民营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形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格局。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打造智力丝绸之路。通过国内人才“走出去”与在沿线国家“就地取才”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人才交流平台和国际化人才储备库,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构建国际化、市场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和中间组织。借力商会协会等中间组织为海外企业提供信息沟通、商业指导、权益保护等服务,提高企业海外拓展的组织化程度。强化风险评估、预警和管控。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成立投资保险公司,完善双边和多边投资保护机制,帮助企业分担国际化风险。

  五、积极应对老龄化:人口战略的重大调整

  人口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前与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未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重大问题。当前,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生育率持续低于替代水平,2016年60、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已达16.7%、10.8%,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少子化的家庭规模结构弱化家庭的养老抚幼功能。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辜胜阻认为,应从加快老年服务体系建设和调整生育政策两方面着手。首先,要构建我国科学合理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要科学界定政府、家庭、市场三者的职能边界,形成与落实各方共担的责任框架,推动全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方式、供给主体多元化,满足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政府要重点做好顶层设计、规则制定、政策扶持、市场培育、服务监管、托底救急等六个方面的工作,但不能过于大包大揽;要发挥好家庭在养老服务中的第一支柱作用,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推进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扩大养老服务社会化供给,进一步完善养老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重点缓解民办养老机构用地、融资、用人等运营困境。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建设,妥善解决好农村留守老人、老年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另一方面,辜胜阻强调,要完善和调整生育政策。以《“十三五”全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为目标导向和总体要求,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避免“低生育率陷阱”。要增强配套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着力解决生育成本高、养育负担重难题,强化家庭生育激励。特别要实行生育税收激励,在个税改革过程中,根据家庭抚养孩子的人数进行个人所得税抵扣。

  六、保护环境绿色发展:民生的热切期盼

  当前,大气、水资源与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进入“攻坚期”。环境污染已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吸洁净空气、喝干净水、吃放心食品”已成为最大民生期待。

  如何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环境?辜胜阻强调,推进绿色发展,实现“十三五”时期环境质量有效提升要改变现存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全面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多措并举实现标本兼治。要转变过度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从源头上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提高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要推进新能源革命,实施清洁能源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要建立绿色的产业体系。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三高”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建立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机制,并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倒逼“三高”产业向资源节约型产业转型。因地制宜地培育、引进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服务业,不断推进绿色科技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扩大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供给。要转变失衡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改变人口过度集中特大城市的现状,缓解特大城市所面临的严重“大城市病”。大力发展城市群,使城市群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平台。要发挥大城市的扩散效应和带动效应,以大带小,将周围中小城市融入城市群发展体系内,形成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群。提升环境污染治理能力,提高污水、生产和生活垃圾处理厂等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优化制度供给,形成合理的污染约束机制、激励机制与跨区域协调机制,约束各主体履行环保职责,形成政府、企业和公民各治理主体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