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作为第八批新一轮援藏干部人才中的一员,民建会员、湖北省农业厅耕肥站援藏干部巩细民带着使命、责任和真情,义无反顾地再次踏上了阳光炽烈、干燥缺氧的雪域高原—西藏山南,开始了他的第三次支援边疆旅程(一次援疆 两次援藏),为祖国的西部边疆建设奉献青春。
用真心诠释援疆誓言
2012年7月,他辞妻别子、远离故土,带着湖北人民的深情厚谊,踏上新疆这块热土,来到深处内陆的西北边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工作, 任北疆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
一年半的时间很宝贵,他一到五师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中。他了解到葡萄施肥工作一直是果蔬公司未攻克的难题。这是自己的技术专长,他找到了发挥的平台,很快就为公司引进了湖北一家肥料企业,投资并组建了“北疆飞喜乐葡萄专用肥研发中心”,开展葡萄专用肥的研究试验,得到葡萄专用肥料的最佳配比,为五师葡萄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为了将“北疆”牌葡萄打入内地超市,他积极引进湖北超市连锁企业,推动农超对接工作。在2012年9月份的疆鄂两地经贸洽谈会期间,北疆果蔬公司与四家超市连锁企业签署了总价值4000万元的北疆红提葡萄销售意向协议书,2013年6月份代表公司亲赴湖北与中百超市集团、武商量贩、中商集团分别就合作经营“北疆”牌系列新疆特色干鲜果品与北疆果蔬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现场签署了鲜食红提葡萄、葡萄干、枸杞等干果的购销协议。为促进民族团结,他在工作之余积极结对帮扶少数民族困难职工,一直对维族女工卡比努尔一家进行帮扶。
既然选择了援疆,你就必须忠诚于自己的选择,哪怕历尽艰苦,也应执着无悔。作为一名援疆干部,他以自己实际行动诠释了援疆誓言,践行了援疆责任和使命。2013年援疆结束后,他被授予兵团三等功和优秀援疆干部称号。
用真情谱写援藏新篇
结束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他本以为可以好好陪伴家人一段时间,没想到再次被组织选中,参加为期半年的技术援藏,巩细民同志再起征程。
从2015年4月份到10月份,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不负重托,勇挑重担,顺利编制完成了山南地区6个项目县的耕地地力评价报告,建立起基于GIS技术的“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交了总计40余万字的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相关图件。该项工作的完成填补了山南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空白,得到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和山南市农牧局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除此之外,他还积极争取派出单位的支持,为山南援赠了一台智能终端配肥机,有效解决了山南市配方肥生产供应“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半年短期援藏结束后,因其工作成绩显著,山南市农牧局党组第一次针对援藏干部为他进行了通报表彰。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短期援藏结束回家刚过半载,2016年7月,他又再次被组织选中为第八批三年期援藏干部,开始了他第三次支援边疆的历程。
进藏后由于短期援藏打下的基础,他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在他的努力下,2016年12月,山南市农技推广中心检测中心通过了自治区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农产品质检机构复评审,成为全自治区第二个、地区级唯一一个具有法定资质的农业投入品专业检测机构。今年二月底进藏以来,实验室、田间地头、培训课堂,又到处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野外调查取土,指导田间试验,室内化验分析,开展技术培训,各项援藏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不用太多华丽的辞藻,一切都写在他那张满是高原红的脸上,谈起工作来他总是充满信心、滔滔不绝,而对于家人则充满了深深的歉疚之情和不能长期与家人团聚的遗憾。母亲在他儿时就因病离开了,唯一的老父亲病重时没能在其身边尽孝服侍,直到去世。妻子一人肩扛家庭重担他不能分担,没有时间陪伴年幼的女儿一路成长……。对他而言,援藏生活再苦,可以克服;工作再难,可以找对方法就能解决;唯独这思念亲人的酸楚无计可消。
也许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就不会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就是他无悔的选择 。
记得习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是这样谈到:西藏,美丽干净、令人神往的地方,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这又是一片充满挑战和未知的地方。在那里,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都是正值最关键的中青年阶段,他们的故事平凡而伟大却又鲜为人知,他们常年承受着“高原反应”却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他们要忍受孤独并在精神上承受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他们普遍背负着压力和挑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援藏干部―忠诚的战士。一个个普通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这都是数千名援藏干部在西藏工作生活的真实缩影,体现出援藏干部最真实的情怀,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西藏。就像许多援藏干部在感悟这段经历时谈到的一样:“援藏是人生一段特殊的经历,在特殊的环境中经受特殊的锻炼,我们锤炼了作风,提高了素质,结下了友谊,贡献了力量,我们辛苦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