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是桂花飘香之季,在即将迎来民建创始人黄炎培诞辰140周年之际,我有幸来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座古宅——“内史第”,探寻领袖成长足迹,传承前辈优良传统,缅怀伟人丰功伟绩。
“内史第”又名沈家大院,位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新川路218号,是一座名闻遐迩的老宅子,与在建的迪斯尼为邻。大院占地342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68.9平方米,迄今已有180多年历史。“内史第”里名人辈出:碑帖学家、书画鉴赏家、文物图书收藏家沈树镛;中国毛巾业先驱沈毓庆;“新文化旗手”胡适先生与内史第有着不解之缘;民建创始人黄炎培先生亦于1878年诞生在此。
1903年8月10日,黄炎培、张南忠等应邀到南汇新场镇进行演说,因揭露社会黑暗而被南汇知县拘捕,后又被江苏督抚下令“就地正法”。但所幸的是被美国传教士步惠廉保释并前往日本。此时的黄炎培,其实还不是一名真正的民主人士,它仅仅只是听了一次孙中山的演讲,就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1905年7月,黄炎培在回答蔡元培先生时说道,“刀下余生,只求于国有益,一切惟师命”。1945年黄炎培创立中国民主建国会并任第一任主委。民建成立以后,他提出“推进民主,反对独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要求建设,反对破坏”的政治主张。在实践中,他与中国共产党和各界人士一道,积极投入到“反内战,保和平”的民主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与毛主席关于历史周期率的窑洞对话,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不绝回响。“历史周期律”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中国的历史周期律问题,黄炎培先生问毛主席,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同志回答说:能,那就是民主。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口号”时,黄炎培先生正处于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得知这一消息后,他很快便与张澜等人商谈响应事宜。随后他亲自主持召开民建总会常务理监事联席会议, 决议赞成中共“五一口号”, 决心带领民建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面对民族大义和个人生死的抉择,黄炎培先生经受住了历史考验,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1949年, 他经香港奔赴解放了的北平,作为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代表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 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功绩。新中国成立以后,黄炎培先生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重要领导职务,同时担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等职。
故居内丰富的展品与详实的史料,生动还原了黄炎培先生光辉的一生。一件件尊贵文物的展现,一张张生动展板的介绍,黄炎培先生所展现的崇高风范和远见卓识深深铭刻在我心中。从“刀下余生,只求于国有益,一切惟师命”的历史抉择,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我的灵魂深处再一次得到了洗礼,也深深理解了黄炎培先生“为民做官”的家国情怀。黄炎培先生一生所奉行的“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的人生信条,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必将鞭策和激励我。我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立足本职,敬业奉献,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思想上求实、工作上务实、行动上落实,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不忘入会之初心;在民建各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为民建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献言献策,共筑美好之未来。
(作者系民建武汉市硚口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