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社院两个月的学习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特别是对于我这样刚刚加入组织的新人来说,经过这段时间的“充电”,让人受益匪浅,使我在思想上进一步坚定了理想和信念,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武装了头脑,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来之不易,和平发展的大环境来之不易,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通过学习,达到了增进政治共识,提升履职能力的目的。
培训期间我们外出到了红安,我被“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所深深折服,特别是在听到方城教授讲授“大别山精神简论”专题时,强调了大别山精神的现实价值,为我们民主党派成员自身提升“五种能力”提供了一把钥匙。上周的重庆之行,我们参观了重庆特园、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等,其中特园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中共老一辈领导人曾多次在这里与张澜、沈钧儒、黄炎培、冯玉祥、李济深、马寅初、柳亚子等一大批社会贤达会聚,共商国是。为了民主建国,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携手共济、团结奋斗,为新中国的诞生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在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我专程去看了中国民主建国会的成立历史,民建的章程就是以“团结各界思想进步行动他是之分子,合力推进民主政治,并以互助方式发展各种有利于建国之事业为宗旨”,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口号”,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贡献。
除了两次实践教学外,省社院还给我们安排了“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统战理论与政策”等内容丰富的教学模块。让我们对中华“大一统”思想、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历史、湖北“一芯两带三区”高质量发展战略解读以及如何履行好民主监督职能等内容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此次培训,我对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的联组会议时,明确地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定义为新型政党制度,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和内在价值,也为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与西方政党制度相比,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在共同政治目标基础上的团结合作,在有事众人商量前提下的民主参与,在避免党派间相互倾轧状态下的高效决策优势,不同于西方政党制度只代表一部分阶级的利益,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大部分群众意志和小部分群体意愿的有机结合,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性体现。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的政治目标就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将继续长期保持团结合作的优势,各民主党派通过积极建言献策等方式辅助共产党提高执政效率,让共产党有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国家建设和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了这一政治制度的独创性优势。同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产生和发展与中国,是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丰富和发展,其中蕴含的“对话协商”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充分展示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世界意义。
此次学习还使我认识到,在新时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也是党委、政府听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的有效方式。作为一名基层的民主党派成员,也是一名基层的人大代表,我对提高自身参政议政水平有以下体会:
一是要找准自身定位。在思想上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同心同德、行动上同心同向。要把自身职能放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放在当前社会各种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中去谋划,坚持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积极建言献策。
二是要注重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参政议政的基石。必须和领导决策结合起来,同时要多在基层倾听民声,要善于发现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同最新政策和领导决策相结合,这样提出的建议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要强化沟通协调能力。作为人大代表,在将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适时有序向上级部门反映的同时,也要加强同基层代表的沟通,把国家好的方针政策及时向百姓传达,为百姓谋福利,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说的再多,学以致用是关键。结业后我会继续巩固学习成果,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专题教育活动等工作领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黄石民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