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民建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委员会主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何兆忠按照武汉市防疫工作安排,带领主要由东湖开发区知识产权办公室干部职工组成的科技创新局第一工作组,以最快的速度下沉到佛祖岭街最老的社区----流芳社区。
流芳社区由佛祖岭E区、F东区、F西区组成,共有居民楼60栋(10个网格)、122个单元、4764户、10000余人,是一个居民多、结构杂、分布广、老年人居多的拆迁还建社区。社区在岗工作人员只有13人,加上区街下沉人员也只有20来人,面对如此人力配备,何兆忠主委把解决社区人力不足问题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突破口,先后对接武汉鸣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百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武汉依迅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民建会员企业,将多款高科技人工智能设备应用到流芳社区的防疫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佛祖岭B、C、D和流芳社区均被认定为无疫情社区。
一、人工智能电话为社区排查赢得宝贵时间
在疫情最为严峻的初期,全面排查是疫情阻断的关键环节。在“发现-隔离-收治”的防控闭环中,只有排查到位才能彻底切断传染途径,但是对只有14名社区工作人员,却有4700余户居民的流芳社区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排查任务量大、时间紧迫、人手短缺的状况,民建会员、武汉鸣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欣欣根据何兆忠主委介绍的情况,连夜组织尚在休假的员工组建研发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根据社区排查工作的需求,预先设置电话疫情排查的具体问答内容,自动向居民进行电话摸排,了解居民家中人数、是否在汉、是否有发热咳嗽现象等情况,并通过后台直接将摸排数据信息反馈给社区工作人员。这款软件在流芳社区投入使用后,使流芳社区原本需要一周时间的排查任务,仅用三天就完成了4700多户的排查,取得效果的同时还推广到佛祖岭街其他社区应用,为社区疫情排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二、无人运输车为居民生活提供切实保障
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点之一就是打好居民生活物资供应保障战。随着武汉所有住宅小区封闭管理,超市和药店不再对个人开放,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居民生活物资和紧需药品的快速供应成为社区防控工作的最大的难点问题。民建会员、武汉百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德亮在得知情况后,主动与何兆忠主委对接,捐赠(使用权捐赠)2台价值160万元的新石器无人运输车,帮助佛祖岭B、C、D和流芳社区进行物流无人配送。无人运输车设定为超市-药店-居民区三点路线,居民如果有紧急购物和买药需求,可以手机登陆佛祖岭物业平台发布需求,由物业统筹需求后转发给超市和药店,物业同时派出无人车,到达超市和药店后,工作人员输入装货码即可装载物资,无人车折返后,即由社区工作人员输入取货码卸货和分发物资,在流芳社区,该无人运输车每天往返工作10余趟,单日送货量累计可达5000公斤,具备“感知协同”、“计算协同”以及“智慧协同”三大本领,囊括了自动驾驶和车载智能货箱相关的100多项发明专利,具有自动识别红绿灯、自动避障等特点,充分避免人员交叉聚集感染的可能,同时有效缓解了人力短缺的问题。
三、AI智能测温仪监测居民健康
流芳社区人口过万,在社区进行封闭管理后,现有出入口分为F东区、F西区、E区三个卡口,每个卡口由至少2名物业工作人员进行24小时值守和测温登记,由于额温枪存在不灵敏、不耐低温、有接触风险等问题,这对本来就人手不足的流芳社区更是不小的压力。民建武汉市委副主委、武汉依迅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付诚知悉情况后,主动与何兆忠主委联系,协调捐赠北斗+AI体温检测仪,并亲自到社区进行安装调试。体温检测仪承担了社区卡口测温和登记工作,极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因手动测温登记带来的人员聚集风险和感染风险。据悉,该智能体温检测仪具有无接触、体温预警、未戴口罩识别、快速测温、操作简单等特点。居民只需站在体温检测仪前进行人脸扫描,机器就会实时显示体温状况,并提醒未戴口罩的居民戴上口罩。与此同时,显示器上还有流芳社区不同卡口的二维码信息,居民只需要用智能手机扫一扫,相关体温数据和居民信息就会传到社区,取代了手工测温和记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民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委员会会员通过不同方式在疫情期间为社区疫情防控提供新设备、新思路和新模式,很大程度上化解了社区防疫人力不足、卡口测温不便、居民服务不及时的难题,为社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随着企业复工和返工潮的到来,我们会在社区科技防疫方面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