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流园地

【“五一口号”75周年】七十五载风雨同舟 携手前行共创未来

信息来源:肖剑   发布时间:2023-05-04   浏览次数:574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七十五年前,1948 年 4 月 30 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建立联合政府的行动纲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纷纷响应,揭开了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当年5月23 日,民建秘密在沪举行常务理监事联席会议,决议赞成中共“五一口号”。这个决议,是民建发展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民建政治立场、政治纲领的转折,为以后民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基础。

七十五年来,民建始终坚持做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定拥护者、追随者、执行者。1949年,民建积极参与新政协的筹备和《共同纲领》的制定,引导会员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1979年,著名的“五老火锅宴”上,民建前辈们推心置腹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企业转型等重大问题建诤言、献实策。1993年,由时任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提出的“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进宪法”的建议被全国人大采纳,保证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有法可依。中共十八大以来,民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发挥“智囊团”“助推器”“润滑剂”的作用,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了民建应有贡献。三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大民建会员临危受命、主动请缨,或坚守一线、救死扶伤,或筹措物资、千里驰援,或集聚众智、建言献策,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持。

七十五年后,再次重温“五一口号”,就是要深刻认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将民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坚持好、传承好、发扬好。再次重温“五一口号”,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共中央把舵定向、起锚领航的决定性作用,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再次重温“五一口号”,就是要深刻认识民建责任之重大、使命之光荣,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向民建先辈看齐,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厚植“为民情怀”,续写新时代民建事业新华章。

展望未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作为新时代民建人,我们要把“五一口号”所体现的多党合作的初心和团结奋斗的精神持续发扬光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坚定信仰、提振信心,勇担使命、奋发有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写下民建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把握“稳”的主基调,在强化政治引领中把准方向之“舵”。“明镜所以照形,古事可以知今”。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带领中华儿女经过28年顽强拼搏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而后又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改革开放,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让中华民族重回世界之巅。在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经过鲜血和历史验证的真理。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建无比英明的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老一辈民建人“讲政治、讲团结、讲大局、讲奉献”的光荣传统,坚定不移跟党走,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处在同心圆的圆心地位。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学习、全面掌握、全面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持续深入推进“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特别是要紧密结合疫情防控、中美贸易战等重大事件,让广大会员更加深刻、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中国共产党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能力,切实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确保民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突出“进”的大方向,在聚焦履职尽责中贡献民建之“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建自1945年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向往目标和不懈追求。无数民建先辈为中国之崛起夙兴夜寐、肝脑涂地,朱学范把邮电事业看作国民经济建设的神经系统,在他的带领下中国邮电在新中国建立的第三年就初步形成了贯通全国各个主要城市的通信系统;张澜对日本的教育和经济发展进行考察和研究,认为国家的发展必须依靠教育和实业,他投入大量精力兴教育、建桑园、办蚕社、开工厂,打造出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的“南充样板”。他们无愧于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老一辈民建人“责在人先、利居众后”的光荣传统,立足仙桃实际,结合民建特色,紧扣市委市政府“挺进五十强、创成文明城、建设示范区”发展目标,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把情况和意见反映上来,把举措和对策谋划到位,多建肺腑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多谋破冰之计,把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过程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民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优势,为仙桃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牵线搭桥、架梯铺路,不断发出仙桃“好声音”、扩大仙桃“朋友圈”、提升仙桃“影响力”,推动更多资金投资仙桃、更多企业落户仙桃、更多人才聚集仙桃。同时做好政策解读、矛盾化解、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工作,切实为仙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合力、减阻力、添动力。

三、紧扣“实”的总要求,在加强自身建设中夯实民建之“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民建成立78年来,在自身建设科学规律方面认真思考探索,先后进行了四次总结,逐渐将矢志不渝的信念、笃行不怠的意志、奋发进取的精神凝炼成自身优良传统的组成部分,推动民建工作不断向前、有所作为。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民建人“立场坚定、理必求真、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的光荣传统,持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水平。要坚持思想立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帮助广大会员了解党史、了解会史,掌握理论、认识国情,增强会员的大局意识、爱国意识、统战意识,增强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亲密合作的自觉性。要坚持人才强会,切实加强领导集体建设,提高领导班子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严把“准入关”,积极吸纳政治素养高、服务意识强、群众口碑好的后备会员,保证民建事业后继有人。要坚持制度治会,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贯穿会的建设全过程,有效发挥制度管总的作用。落实联系基层制度,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向基层倾斜,建好用好民建“会员之家”这一基层阵地,增强基层组织活力。要坚持作风兴会,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以中国共产党为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刀刃向内、从严要求,建设干净忠诚担当的民建队伍,树立务实进取、清正廉洁的良好民建形象。

(作者系民建仙桃市总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