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响应,各民主党派公开表示愿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五一口号”对中国政治格局是一次关键转折,凡是响应这一口号的民主党派大都参与政治协商,成为新中国的参政党。
重温“五一口号”这段历史,我们对各民主党派75年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历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独创性和优越性,更加激励我们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民主党派自觉的郑重的选择。各民主党派从成立开始,就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各民主党派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不仅提出了拯救中国的正确的政治主张,而且以自己的卓越贡献和牺牲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所以逐步把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五一口号”的提出,使民主党派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彻底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有光明的前途和未来。
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斗争中,确立了在中国各种革命力量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是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比较,自觉地、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1949年10月1日,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同共产党真诚合作,共谋国是,一起筹备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起组建了广泛代表各方面利益、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中央人民政府,一起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由此看来,今天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人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实践的检验,依据自己的国情,最终选择的一种全新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各政党的共同目标。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是中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最好的制度安排,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
三、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是源于实践的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共识。民建老一辈的领导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几乎个个都是知名的社会活动家,都有令人仰止的社会影响力,他们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发挥那么大的作用,关键是他们在与中共密切合作、为民族解放不懈奋斗中形成了巨大政治感召力和人格魅力。我们继承优良传统,就是要培育鉴别是非和把握前进方向的政治素质。首先要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在政治方向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增强政治鉴别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社会矛盾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各民主党派长期以来在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历程中,取得的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共识,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今天重温“五一口号”,我们认为还有以下现实意义:
1.团结各民主党派成员,更加努力参加现代化国家建设。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在新组建的全国人大、政协和中央人民政府中都安排了民主党派成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广大民主党派应当倍加珍惜荣誉,倍加努力工作,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中共和全国人民的期待。
2.组织本党派成员,积极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当前,各民主党派与地方党委、政府之间,党派成员之间,各企业老板与员工之间,都要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不搞对立。所有民主党派成员都要自觉接受地方党委的领导,积极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同时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争做社会和谐的参与者。
作为基层民建组织,我们现阶段基本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围绕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奋斗目标。紧扣中共十堰市委的决策部署,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充分发挥民建的特色和优势,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推动十堰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1.抓好政治学习,凝聚思想共识。一是学习宣传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所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会员深刻理解中共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二是深入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 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团结引导广大会员认真学创、竞进提质,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精神,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2.加强组织建设,增强队伍活力。培养一支有政治觉悟、有参政水平、有纪律约束的团队。组织开展“会员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了解会员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通过党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渠道,助推会员企业发展,为企业排忧解难。
3.大兴调查研究,履行参政党职能。围绕“十四五”规划、汉江生态环境民主监督等建言献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市委、市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4.发挥民建优势,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做好乡村振兴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动员会员献爱心,向弱势群体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坚定信心,扎实工作,认真履行职能,促进能力作风建设,为十堰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起势见效凝聚更为广泛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民建十堰市委专职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