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大武汉经历了“曾经辉煌-风光依旧-地位旁落-期待崛起”的历史轨迹之后,目前正在复兴之路上,这个历史上中国四大金融重镇之一中部大都会,近年来在金融业方面积极追赶,中部领先优势日趋明显。武汉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复兴大武汉的金融业,上周湖北金融网采访团队就此课题专访了武汉市金融工作局局长方洁博士。
定位升级:金融在武汉经济发展中将起先导作用
湖北金融网:武汉市正在着手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金融业这方面有什么新思路新变化?
方洁:十三五规划相对以前最大的变化和目标是提升武汉经济的金融化水平,起到先导和引领,而不是仅是工具的作用。我们有一个新的构想,就是要在十三五规划里,将武汉金融业作为千亿产业板块来打造,为武汉市“万亿倍增”作贡献,这也是我们这一代金融人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复兴大武汉,金融如何复兴,一直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实践的历史课题。
湖北金融网:打造千亿金融产业板块,意味着什么?
方洁:过千亿意味着,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接近10%,目前来看过10%的城市很少,目前全国只有北京、上海、深圳等三个城市占比超过10%。目前武汉金融业的发展,从大的数据上来说,从去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我们推算去年全年金融业增加值接近800亿元去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5%左右。从这角度来讲,武汉的金融业增长相对于武汉GDP总量的增长还相对滞后,因为GDP已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三,全国城市第八。武汉金融业在全国的排位,尽管没有官方的统计,但我们援引的是深圳综合研究院的数据,他给全国30多个提出要做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发布了《中国中部区域金融中心指数》,这个指标有四大板块,100多项指标,相对于其他各种排名来说,比较完整的科学的排名,按照这个排名的话,武汉金融业目前在全国综合排名是第10名左右,副省级城市第六。所以,相对于我们的GDP 排名来看,稍显滞后,这说明武汉发展金融业的潜力和空间巨大。
湖北金融网:以武汉市目前对金融的定位,金融业只是作为服务业的龙头来培植,并没有像工业那样作为武汉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重点来推动,要实现千亿金融产业板块,占到快速增长的武汉GDP的10%,武汉市有什么特殊的战略和战术?
方洁:武汉市过去、现在都非常重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经过前几年的发展和积累,我们逐渐形成一个共识,我们的金融业发展远远不够,与大武汉的地位不相匹配,发展潜力巨大。在春节前召开的2015全市金融系统迎春座谈会上,万勇市长明确提出,金融业应该在经济发展中起核心、引领和先导的作用,这对武汉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定位进行了提升,这个提升对武汉下一步金融业的发展是重大利好,武汉金融业的发展的春天来了。
竞合之中:武汉领跑中部地区金融业
湖北金融网:中部地区成了中国经济在新常态情势下的重要引擎之一,武汉把金融业发展从一般服务业调整为先导产业,这是否有利于武汉金融业领跑中部地区?
方洁:观念升级是产业升级的前提,这一调整为武汉金融业的发展赢得先机。晚清民初,历史上大武汉就一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业更是引领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风骚,仅外资银行就有30多家,今天的武汉,外资银行屈指可数仅仅8家,武汉人从百年来的历史中走来,身上有着商业的独特基因和金融血脉,只要时代照进一缕阳光,武汉人就会灿烂。复兴大武汉,已经作为先导产业的金融业,更是要走在前列,要在复兴大武汉中发挥先导作用,武汉经济已经领跑中部地区,金融业也应当成为中国中部的金融中心。
湖北金融网:据报道,中国30多个城市都在争取成为金融中心,武汉如何处理与周边城市如长沙、合肥、南昌、郑州、太原的关系?
方洁:武汉与周边城市之间有三种关系,一是一种良性竞争关系,彼此在竞争中共同成长,这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历史上的大武汉能够与大上海并列为当时唯一的一对“大城关系”,究其根源,大上海是中国的进出口阀门,大武汉是中?内陆的进出口阀门,大上海的位置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是竞争得来的,是与潜在的“大宁波”那竞争而来的,大武汉也是在与周边城市的竞争中成长而来的,所以中部地区的各个城市,充分、良性竞争是相互发展的前提;二是一种合作共赢关系,相互抱团取暧,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中部城市群增长极的发展;三是今天的大武汉金融业,作为中部区域金融中心,与其他中部省会城市之间,不仅是竞合关系,更要充分发挥武汉在中部地区的龙头带动、辐射及服务作用,武汉要加强与中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区域在经济上的合作,竭尽所能,为各地发展优势产业提供金融服务,以获得周边地区的认可,建设互惠互利、共赢统一的区域金融中心。事实上,在中部六省会城市(包括武汉、长沙、合肥、太原、郑州、南昌)中,无论是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还是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武汉均稳居第一,武汉正在成为事实上的中部区域金融中心。在第六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评价中,武汉区域金融中心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武汉金融中心竞争力在全国前十大区域性金融中心中列第八位,居中部地区首位。
央行态度:支持武汉建设中部金融中心
湖北金融网:武汉暂时领跑中部地区,但这并不意味着武汉已经形成了自己在中部金融业的领导地位,我们想知道中央或央行是什么态度?
方洁:央行态度很明确,早在2012年两会期间,周小川行长就曾对省委书记李鸿忠表示,中部建区域金融中心,最看好武汉。鸿忠书记很形象地讲了一番话,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把湖北的发展比作正在长江里航行的“湖北长江号”之船,那么金融就如长江之水,水深流畅,“湖北长江号”才能划得又快又好。这两年,武汉就是按照领导的要求来打造武汉中部金融中心的。在推动武汉建议区域金融中心方面,武汉正在做八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做好设计,武汉已经完成编制武汉区域金融中心规划,构建金融改革发展的时间表和线路图;第二是做大总量,不仅关注存贷余额,更关注社会投资总额等目标;第三是做多机构,将重点引进法人机构地区总部,外资银行,异地城商行,以及金融后台机构;第四是做强法人,支持大家加快在省内设立分支机构的步伐,也支持大家跨区域拓展业务;第五是做实市场,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持续融资,抢抓新三板试点局域,推进区域场外股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要素市场,欢迎各金融机构和我们金融资产交易所,城市矿产交易所,知识产权交易所,航运交易所扩展业务合作;第六是做活机制,统筹各项金融资源,开展协同服务,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形成民间资本价格发现和信息发布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给予金融机构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更多风险容忍度,建立科学可控的金改风控体系;第七是做出特色。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物流金融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推动金融改革创新环境;第八是做优环境,推进金融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学习上海金融服务精细化的经验,提升对金融人才服务能力。正是看到武汉的发展和潜力,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表态支持武汉建设中部金融中心。武汉建设中部金融中心,中央领导和中央部委全力支持,武汉自己这几年也是蛮拼的。
复兴突破口:武汉建全国最专业的科技金融中心
湖北金融网:武汉在中部地区重新确立自己的领跑者地位,虽然后面有郑州、长沙等追兵,保持领先并不太难,但是要在国家层面占据一席之地,有没有机会恢复大武汉昔日在国家层面的辉煌?
方洁:武汉要建立综合性全国性的金融中心在目前看来还只是个梦想。国家在北京、上海、深圳已经有战略布局了,不可能再搞一个全国金融中心。武汉要建设国家级的金融中心,要有新突破口,这个新突破口就是专业的金融中心,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也不是单一的,对武汉而言一定是要建成全国性的科技金融中心。在规划上也说明到2030年要建成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国家金融中心城市。这个也是我们一直要努力的目标,从这点来说科技金融城市也是我们一直要发展,一直要持之以恒的东西。正是基于差异化发展思路,去年出台的《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围绕科技金融建立“绿色金融”、“消费金融”、“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为支持的金融改革创新体系。以开展武汉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为契机,将科技金融纳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彰显科技金融特色和优势,着力打造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民间资金主导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打造“科技金融特区”。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传统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同时,引导其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增加直接融资比例。目前,东湖高新区建了10多家科技支行,在全国是最多的,专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融智的服务,武汉多家企业?在积极申报第二批民营银行,一旦有民营银行进入,也将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科技型企业在初创期应通过自身的科技优势吸引更多政府引导资金、天使基金、风投资金,通过更多直接融资,解决资金问题。
湖北金融网:武汉是全球在校学生最多的城市,大学和科研机构云集,也拥在中国排第二、紧随中关村的光谷,如何利用金融手段激活地球这一边的“硅谷”?
方洁:武汉科技金融的前景有多大,只要把今天的光谷和硅谷拿出来比一比就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差距有多大,科技金融在这里的舞台就有多大。在硅谷,每天有3000多家企业等待注册,但还是有1000多家面临失败,但创业者依然乐意。相比硅谷,我们最大的不足是创新不足,宽容失败的氛围不够,鼓励创新的科技金融机制单一,没有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那样一种鼓励创新的硅谷金融环境。
湖北金融网:具体而言,那是怎样的一种创新科技金融机制?
方洁:为什么说金融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是因为金融可以通过创新机制来带活经济,形成促进改革结构升级更强有力的动力,就像大家都在搞自贸区,但实际上中央明确讲了,搞自贸区不给钱,不给政策的,就给你这个创新先行先试的机制,给你这个牌子之后,你就去试吧,试好了就用吧,金融也是这样,重要的不是多少钱进去了,而是要有带活机制。举个例子,之前我们的钱大量都是用在间接融资方面,都是从银行借来的死板钱,借了就要还本付息,这个就障碍很多,约束力很强,相反我们直接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之间只占20%以下,全国也是这样的。而美国的直、间接融资比刚好是8:2,跟我们正好相反,这主要得益于他融资方式和经济运行体制的变化,这对城市的转型升级绝对是有巨大作用的。比如,你想解决融资难和贵,你靠银行的确是可以解决,但是银行凭什么给小微企业贷款,如果银行把这个钱给了你,你把钱投放到风险比较高的小微企业,而小微企业的失败率在90%以上,因此银行把资金投放到小微企业不符合公众利益,不符合商业银行法规定的稳健性的要求。想让银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前期投入的问题,那只能是杯水车薪。能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资本市场,只有直接融资,它能为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四板、三板、主板等各种融资通道。解决小微企业实际上就是解决国家运行机制的问题,让有活力的企业存活下来,而金融更多的应该是进行资源配置。事实上,只有把金融这个因素调动活跃起来,我们的转型升级才有可能。
企业上市:相当一批武汉企业往后退
湖北金融网:武汉在A股上市的企业只有40多家,这与武汉经济在大城市的排位不相匹配,如何扶持武汉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方洁:全国首创的一个科技版就是在湖北武汉四板市场,它就是为企业做股权,改造股权架构的,这是合规发展的道路。企业上“四板”是为上新三板夯实基础。企业上了新三板,它就是一个国家级的市场,新三版上全国有1500家企业在挂牌,武汉在数量上一直位列全国第3名,这是我们主抓的工作。虽然很艰难,但我们一定要主抓下去。我们武汉的企业不是很愿意接触资本市场,就算有能力的企业也没有愿意上。
湖北金融网:一边缺钱,一边又不愿意上市?
方洁:我总结了他们为什么怕,一个怕费事,一个怕规范怕披露。信息披露后一切都变得透明,好多做得很大的企业长时间就是一直没有准备发票,没有发票你怎么来证明业绩呢?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去搞,因为他习惯于在背后自己搞一套。由于新三板市场不是一个完全公共的竞价市场,所以说企业看不到现实的利益。实际上,企业上新三板的现实利益也有,比如没进三板市场前,你找银行借钱银行是不愿意借你的,但你进入了三版市场银行是会主动找你来谈的,因为至少你规范了,上报材料经过审计是走上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最关键性的一步。今年三版市场将有较大突破,它在搞一个连续性的定向融资,交易会更加活跃,同时证监会明确表态要考虑开创创业版项目。当然很多企业还是不愿意的,但我们要苦口婆心把企业拉扯上新三板市场,这将对它十分利好。这就是增加大家的意识来推动直接融资的发展,所以说科技金融这块最重要的还是资本市场。
意外收获:武汉遭BBC躺枪之后
湖北金融网:外界关于武汉地方债务的报道很多很滥,尤其是BBC关于武汉债务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错误的导向,你怎么看?
方洁:第一眼看到这个报道就很反感,就觉得这个BBC太不客观了,后来一想,也正常,BBC记者受制于意识形态的先入为主,而且中国经济崩溃论一直存在,说了20年,他们总想找一个所谓的“案例”来佐证中国经济的不可持续,只不过这??武汉躺枪。回过头来想,我在国外没有见过哪家媒体报道中国是全正面的新闻,最多也就是个客观报道。这是意识形态的,想要去主导是不太可能的。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坏事变好事,大家由于好奇而更加关注,由于关注而更有兴趣到武汉来看,看了之后反而会做出与预期不同的结论:武汉是欣欣向荣的。BBC用汽车城底特律与武汉对比,这给我们起到的作用反而有坏事变好事的一面,去年我们到英国去,投融资对接会的时候,即便是西方中心感很强的英国,也知道中国还有武汉这座大城市,由于好奇,对武汉有了更多的跟进。有一些招商引资的项目,他到这边来看,通过我们这边正面的宣传与推介,看了之后反而扭转了对武汉的看法,并且在武汉投资,人在武汉安家落户,这种反转剧的效果,恐怕是BBC的记者没有想到的。从金融这个角度,我可以告诉大家,去年全省贷款余额14500亿,存款16000亿,其中,45%以上的存款来自武汉,57%的贷款投放在武汉。这意味着,全省接近60%的钱主要用在武汉,用在哪些方面,按照贷款支持来看的话,基础设施及民生建设贷款占贷款总体量的80%以上。
来源:湖北金融网
(方洁系民建湖北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民建武汉市委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