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踩着不变的步伐,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全面从严治党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关键在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与任务之六——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评论员文章的这些精彩论断挖掘出了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体现了严密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蕴含了“内因决定论”、“矛盾论”和“量变引起质变”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方法论,发人深思、予人启迪,唯有认真学习、思考、实践、感悟,把握规律、找准方法、主动作为,才能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1、坚持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行源于心,力源于志”。理想信念是人们的政治信仰、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是人们的思想动力、精神支柱、立身之本和力量之源。我们应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牢记政治使命,履行政治责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政治的坚定性、敏感性和鉴别力。坚持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首要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把13亿人民凝聚在一起,使中国不断走向富裕和文明,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如果这个核心出了问题,我们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就会荡然无存。坚持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就是要真切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应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矢志追求高洁,放胆磨励人生。”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能够真正担起孝昌改革发展大局的重任,自觉满腔热情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2、坚持党的宗旨更加自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政之所要,在乎民心。”、“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努力在践行宗旨中为民惠民富民,只有自觉与人民心脉相连,才能守护好永不褪色的人民政党生命线。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以务实清廉为目的、以责任奉献为理念,切实履行党员干部职责,真正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没有休止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历史进程永远不会结束。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时刻自觉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愿望作为第一呼声,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量,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期待作为第一关切,从群众最需要、反映最迫切、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入手,问计、问需、问政于民,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对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执政中的最大优势和最大危险,都跟“人民群众”相关——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党就拥有了最大优势;而如果脱离人民群众,党就会面对最大危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坚持党的宗旨更加自觉,才能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才能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合格满意答卷。
3、坚持勤奋学习更加深入。学习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学习是人赖以生存的空气、阳光和水三大元素之外的第四元素。当今时代是一个比心智、比创造力的时代,力量的大小不在于脖子以下占身体部分90%的体力,而在于脖子以上占身体部分10%的智力。学习是最具基础的竞争力。因此,我们破解这一命题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坚持勤奋学习更加深入。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具有动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唯有学习,才能使人尽可能多的减少、灭失动物属性,尽可能多的增加、注入社会属性。正如高尔基所说:“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由此,“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那么思想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现实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文明程度和思想品格高下,总是同他的知识和文化素养相联系的;野蛮、粗俗、腐败总是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结缘。儒家有本光辉的著作叫《大学》,居四书之首。《大学》在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学习能提高道德意识的自觉性,树立以民为本的观点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念,培养尽善尽美的人格。为了实现这三个根本的宗旨,《大学》又进而提出了八个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影响中国人几千年来学习修身治理社会的“三纲八目”。可见,没有基本的学习就谈不上修身,也就不可立世。坚持把勤奋学习作为看家本领,不断提高学习力,才能在理论成熟中坚定立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上的“成熟度”、“信仰度”,直接决定了党员干部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度”和“执着度”。
4、坚持党的作风更加如始。看一个党是什么样的党,一看性质,二看宗旨,三看作风。作风建设,是一个政党自我进化、强筋壮骨和自我调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践行和实现政党的宗旨及执政目标。纵观古今中外政党发展史,但凡有大作为、有大成就的政党,无不是靠作风立党、靠作风取胜、靠作风走向繁荣兴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从“三大纪律”到“八项注意”,再到“两个务必”,我们党锲而不舍地狠抓作风建设,领导人民不仅打下了红色江山,而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历史表明,只有始终不渝地加强作风建设,才是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最好出路,才是对如何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最好选择。党的作风建设,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历史进程。苏东坡在《晁错论》中警示:“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如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只有“加油站”没有“停靠站”,任何“歇歇脚”、“喘喘气”的想法都要不得,坚决摒弃“闯关”思想、“厌烦”情绪、“应付”心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首先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在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挑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四风”问题呈现出长期性、反复性、顽固性、隐蔽性的特征,一些不正之风将换个“马甲”又上岸,穿上“隐身衣”又露面。在这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候,改进作风是永不竣工的工程,需要保持力度、敬终如始,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只有如此,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只要我们坚持“三严三实”的价值取向和根本要求,努力做到“四个坚持”、“四个更加”,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良好的党风政风终究会形成,善良淳朴的民风也终究会回归中华大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系民建孝感市孝昌支部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