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委员会的一员,近期有幸与65名新会员一起参加在省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民建湖北省委省直新会员培训班活动。短短两天时间,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所获颇丰。
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湖北省主委郭跃进在开班仪式上强调会员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理想信仰并掌握四种能力(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明确了作为民主党派成员的使命与责任,帮助学员提升了理论认识。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黄利鸣主讲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报告,从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和未来的需要等层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规律;会史教育片《努力弘扬民建优良传统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讲述了民建前辈们坚定信念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砥砺前行的光辉岁月;副主委韩民春主讲的《如何做好参政议政工作》报告针对性强、案例鲜活让人颇受启迪。辛亥革命博物馆现场的调研,让学员们再次接受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洗礼。
结合工作实际,对提升四种能力谈些体会。
首先是政治把握能力。作为省委组织部选派到恩施市的科技副市长,要围绕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自信,对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有力。
其次是参政议政能力。围绕中央精神与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结合恩施州、恩施市的实际,在思想和行动上,把智慧和精力凝聚到实现“三州战略”各项任务上来。作为民建会员,关心国家与社会大事,立足国情民情市情,积极参政议政,加强学习,深入基层,认真调研,科学论证,使自己的建议和提案更具建设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其三是组织领导能力。领导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一个好汉三个帮”。作为领导者与管理者要有自信、有魄力,行事大气,眼光长远,凡事从大局出发,从小处着手,与属下及同事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以科学的方法管理人,以高尚的品行感染人,用灵活的手段引导人,从而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其四是合作共事能力。合作意识是当代社会中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无论是作为一名地方挂职干部,还是作为一名民建成员,合作共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注意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团结,才能形成合力,事半功倍。
民建会员既要掌握四种能力,更要传承好三种精神。
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与文化归属感、认同感与尊严感的和谐统一。自辛亥革命以降,爱国主义彰显了激励人心、推动历史的巨大作用,尤其是民建先辈们倡导的民主思想、开放意识和革新理念在当前中国仍具有时代价值。我作为一名留学德国八年的海归博士,爱国主义精神正能量在海外尤其感同身受。
二是责任担当精神。责任担当精神召唤我们为国家和社会贡献智慧与力量。担当是干部领导的职责所在,也是立身之本。作为基层领导者,责任担当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一个地方的发展、一方百姓的福祉。作为民建成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关心社会,关注民生,积极参政议政,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三是勇于奉献精神。奉献精神的最低标准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必要时会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而舍弃个人利益。作为一名地方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时刻牵挂群众的冷暖,敢于知难而上、顶住压力、经受风险。新的时期,社会物质文明条件得到有力改善,奉献精神不能丢。
有幸成为一名民建会员,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四种能力,传承并发扬三种精神,有责任敢担当,才能干好事业,干出成绩,受到尊重,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
(作者系民建湖北省委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德国特里尔大学传媒学博士,恩施市科技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