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流园地

民建企业家应做“精准扶贫”的有生力量

信息来源:孙子强   发布时间:2016-04-07   浏览次数:1526

为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攻坚,汇聚“精准扶贫”的民企力量,近日,民建武汉市武昌区主委张再强、副主委徐莉、喻超带领民建企业家会员与华中农业大学规划设计专家一行到宜昌兴山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一、精准扶贫兴山行

在兴山一中,黄毅等十余名民建企业家会员与十名贫困优秀学子牵手帮扶,现场资助。帮扶见面会上,张再强介绍了武昌大公中学与兴山一中的历史渊源,强调民建创始人之一黄炎培先生提出“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的理念,勉励学子们要克服暂时困难,要坚守梦想、战胜挫折、努力学习,顽强向上,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在南阳镇,民建企业家参观调研了阳泉村柑橘生产基地、渔家庄搬迁项目、格林生态食品园、新农村建设(月亮湾)示范点,与阳泉村干部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进行热情洋溢的交流,了解当地柑橘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调研座谈会上,民建武昌区企业家和专家们深入剖析,提出了搭建信息平台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原生态养生休闲旅游基地、采取多种投资合作方式加速交通等硬件建设等一系列建议举措,这都将有助于南阳老百姓,特别是贫困户,找对路子,找足信心,找准特色,早日脱贫致富。

   二、精准扶贫既是响应总书记号召,也是民建企业家自身发展的 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今年三月初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届委员联组会上,习总书记高度评价了民建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落实精准扶贫等方面的工作。民建企业家是非公有制经济群体中优秀的代表,作为改革开放等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更应做响应号召,助推、落实精准扶贫的有生力量。

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民建企业家从奋斗的历程中深刻体会到:1、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不会有民营企业,就不会有民建企业家的今天。在发展的新起点上,民建企业家更要胸怀感恩之心,为构建和谐社会,走向共同富裕承担社会责任。2、企业只有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共同富裕才会有社会价值,企业在精准扶贫项目对接中,如果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和项目扶贫,推动企业整合资源、调整布局、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双向互利,共同致富。3、精准扶贫是企业家修身炼心提升人格的需要。中央提出民营企业家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义就是要承担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民建企业家更是责无旁贷。作为改革开放中率先富起来的群体之一,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进而为民谋福祉,这样,才无愧于企业家的崇高称号,才能彰显民建企业家的高尚情怀。

三、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持续做好做久做准做实。

   脱贫致富需要坚持“造血”为主,项目造血为当前,教育造血为明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准扶贫要从资金扶持向教育扶持、技术扶持、项目扶持等方面转变,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通过教育扶贫,在助力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同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激发社会活力,通过自身的发展去创造未来、根除贫困。

   脱贫致富需要项目,更需要企业爱心人士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努力,扶贫攻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通过企业爱心人士的榜样作用,凝心聚力,激发社会扶贫潜力,积极引导全社会力量自发参与扶贫攻坚,努力营造精准扶贫工作人人愿为、可为、能为的良好氛围,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