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流园地

会员为本 支部为根 机关为轴 ——宜昌民建构建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大机关”工作格局情况报告

信息来源:王应华   发布时间:2020-01-07   浏览次数:5758

自身建设是民主党派的永恒主题。作为民主党派组织中发挥“中枢和纽带”作用的各级机关,是自身建设的关键与重点,也是发挥政党职能的重要组织保障。民建宜昌市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经过多年探索,开创了地市级民主党派“大机关”工作新格局,有效地克服了机关编制少、场地小、经费不足的矛盾,会的事业呈现出蓬勃生机。

一、坚持问题导向,三大矛盾倒逼“大机关”构建

(一)参政党基层组织使命重大与机关人少的现实矛盾促使“大机关”构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了宪法,“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已成广泛共识。民主党派的政治定位与政治使命,要求突出党派特色与优势,发挥党派整体功能。但地市级民主党派组织在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等职能上,存在党派机关因人少而无法有效协调服务的问题。甚至在组织发展、党务工作和日常事务处理上,存在机关几个人不堪重负、疲于应付的情况。因此,党派成员的主体作用和组织的整体功能发挥远远不够,严重制约了地市级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二)机关应有的中枢纽带作用与实际能力不足的矛盾促使“大机关”构建

在参政党的自身建设中,广大会员是基础,领导集体是核心,各级机关是把两者联系起来的桥梁和枢带。党派机关是参政党组织的常设办事机构,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服务于基层组织,服务于党派成员,是党派组织中承上启下的中枢,沟通左右的纽带、协调各方的桥梁,是履行参政党职能与发挥参政党作用、提高参政能力与水平的重要保障,担负着参谋、管理、组织、协调、服务、执行等重要职能。但地市级民主党派机关若仅靠几个驻会专干来完成如此大量的工作确实有很大问题。

(三)民主党派机关的资源配置与新时代使命要求的矛盾推动“大机关”构建

以湖北为例,13个地市州组织中,机关编制都不超过3名,其中,黄石、荆州3个编制,天门、随州、鄂州1个编制,其它8个地市级组织机关各有2个编制。就宜昌市而言,在2011年第七届委员会刚组成时,有会员463人,机关编制2人,在岗2人,财政预算不足10万,在2018年上半年,会员601人,机关编制与在岗人员还是2人,财政预算26万。不论是为领导决策服务,还是把工作落实落地落细。不论是各方面的联系沟通,还是成员的发展和人才的推荐考察。不论是网站管理与刊物编辑,还是宣传报道与公文处理等等,仅凭2人机关是难以完成任务的。

面对三大矛盾,宜昌民建从七届委员会选举产生以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构建“大机关”,动员更多的骨干会员承担机关工作责任,到目前已形成了有62名会员参与的机关工作团队,有效提升了机关综合能力。这也应该是探索民主党派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有益尝试。

二、坚持目标导向,四大举措打造“大机关”格局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根据党派工作性质、职责和特点,民建宜昌市委会自2011年第七届委员会选举产生后,内设了八个工作部门和机构,即办公室、督导室、组织处、宣传处、参政处、社会服务处、经济联络处、企业家协会,2016年第八届委员会选举产生后,八个部门更名为办公室、督导室、组织部、宣传教育部、调研信息部、社会服务部、经济联络部、企业家协会,2018年底,撤销督导室,成立监督委员会。“一委、一室、一协会、五部”的机构设置,囊括了会的职能职责和日常会务,也辐射带动了基层组织的履职履责。

(二)选优配齐部室人员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组织机构建立后,就要选拔配齐机构人员。结合宜昌民建与行政区划大致对应的八个基层委员会的设置,注重知识、年龄、行业、性别等结构,在各基层委员会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较高、个人综合素质较强、专长明显、乐于奉献的会员骨干,充实到各部室任副部长、副主任,各部室负责人,实行市委委员或副秘书长兼任。现在大机关工作人员由三定方案的“两个编制、2人在岗”变成了“两个专干编制、62人在岗”。

(三)科学制定部室职责

建立机构和队伍后,就一定要科学制定部室工作职责。只有职责清晰,才能避免部室间工作推诿、互相扯皮的现象。如宣传教育部,我们给其明确了6项基本职责:一是负责贯彻落实上级宣传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结合党和国家的形势、任务,指导全市各级组织的宣传工作;二是负责组织市委会中心学习组的学习活动,拟定全市会员政治学习的内容和计划;三是负责市委会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联系,及时报道重大会务活动;四是负责编写、宣传市委会会史,编辑印发《宜昌民讯》,负责市委会网站和民建微信公众平台;五是负责牵头理论研究工作;六是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组织部有7项、调研信息部有5项、经济联络部有7项,社会服务部有4项,这些部室工作职责全部上墙公示公开。为便于部室履行职责,给部室配备了稳定的办公阵地和办公设备。

(四)健全完善工作制度

制度建设是党派自身建设中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保障性的建设。“大机关”运行制度建设的根本在于贯彻民主集中制,市委会一班人坚持重大事情集体决策,工作落实分工负责,为全体干部履行双岗双责,做好示范,对大机关运行起着关键性作用。市委会每年向全体会员报告工作的制度和全体市委会成员接受会员评议制度,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又一重要方面,实践证明这两项制度对大机关运行十分重要。与此同时,建立健全机关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机关工作人员行为,是保障机关正常运转、贯彻执行各项工作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指出,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健全各项工作机制”。我们既注重学习、借鉴执政党机关的有关规章制度;又注重结合自身建设实践不断总结和积累,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包括机关运转制度、干部管理制度、学习制度、成员教育管理和联系会员企业等制度。制度建设要具体,如机关办公会议、印章使用、人员请假、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重在落实,市委会坚持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职责到岗、责任到人、服务到底、全程记录、查究有据、奖罚分明,使各项工作方向明确、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条不紊。

三、坚持理论指导,三大理念引领“大机关”发展

(一)提出会员为本理念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过程中,七届市委会明确提出,会员是我们开展会的各项工作的主体。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作用的发挥,对宜昌民建的事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始终坚持会员为本的理念,以会员的全面发展促进会的事业发展,以会的事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我们把“会员为本”贯穿于履职和会务工作的全过程,在“大机关”提出和实施中,我们也始终突出“会员为本”的理念,始终贯彻服务会员、信赖会员、依靠会员、发挥会员主体作用的思想观念。

为了把以会员为本理念落到实处,让“大机关”能有效发挥作用,我们同时注重了“三支队伍”建设,即参政议政队伍、企业家队伍和会务工作志愿者队伍。三支队伍既让更多的会员有机会参与到会的建设性工作中来,又能有效承载和传递“大机关”作用。“大机关”与“三支队伍”力量相辅相成,作用互相增强。

(二)强化共同价值理念

鉴于民主党派组织的“联盟”性质,加上党派成员分布在各行各业中的特点,党派成员履行党派职责,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理念和共同的组织发展愿景之上,也是建立在自觉自愿的行为选择之上。宜昌民建坚持培育和践行“爱国、民主、建设、团结、创新、奉献”的共同价值理念,六届、七届和八届委员会先后实施“三个走在前列”、“组织建设进入全国地市级组织前列”和“组织建设处于全国地市级组织前茅”的工作目标,强化思想建设,夯实思想共识,实施双岗双责,为“大机关”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思想保障。

(三)践行新发展理念

进入新时代,八届市委会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履行参政党职能是自身建设的根本目的。作为经济界特色的参政党,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尤为重要。市委会带领“大机关”,创新思想教育方式,开设思想政治讲堂,构建依托信息化平台的思想交流平台;动员会员企业家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三创”活动;组织广大会员投身扶贫攻坚行动、捐资助学活动等等,新发展理念给会组织带来了全新的活力。

四、坚持实践导向,四大成效彰显“大机关”作用

(一)形成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良好局面

职责清晰、分工负责、团结协作的工作机制,达成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可喜局面。如宣传教育部有正副部长7人,下设编辑部,编辑部有高级美工、主任编辑等4人。会内的重要活动,实现了采写不过夜,编辑、宣传不过夜。他们没有编制、没有级别、没有工资补助,有的是责任和奉献精神。西陵三支部主委、宜昌市新锐智环境艺术策划公司董事长郭强,是市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在市委会每逢重大活动时,郭强都是自带相机摄影,自掏腰包洗印,还安排公司职工帮助制展牌、印横幅、做会务。2015年12月,郭强被民建中央表彰为“民建全国优秀会员”。《宜昌民讯》会刊,以及市委会官网、微信公众号等,都由宣传教育部负责编辑、维护和宣传。会员所撰写的社情民意,由调研信息部负责收集、登记、整理、上报和反馈。42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由企业家协会中42位企业家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会务工作志愿者每年为宜昌民建组织的数场大型活动默默工作,任劳任怨,感动了每一位参加活动的会员。

(二)会的各级组织充满活力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架构,分工负责、团结协作的运行机制,保障了会的职能作用发挥不断扩大,会的各项工作风生水起。各个部室、各级组织以理想信念引导会员,以参政议政吸引会员,以人为本凝聚会员,以骨干带动会员,会的活力和凝聚力显著增强,向心力和执行力明显提高。参政议政、新闻宣传等的专业培训年年举办,为企业家会员服务的法律、财务、金融等讲座不断推陈出新,会员志愿者服务队、财经法律金融服务队、冬泳队、京剧队等团队活动精彩不断,会组织呈现出理论清醒、政治坚定、组织巩固、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生动局面。

(三)培养锻炼了会员干部

62名部室人员,几乎占到会员总数的十分之一。大机关工作人员通过收集和撰写社情民意,撰写提案议案,开展宣传报道,组织社会服务,协调关系,牵头工作等履职,办文、办会、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市委会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储备了后备干部。在2016年县市区“四大家”集中换届中,一批德才兼备、能力出众、热心会务的部室领导走上了县级人大副主任、政府副区长、政协副主席及政府职能部门一把手的岗位。

(四)履职水平不断提升

几年来,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宣传、组织建设等单项工作,都处在全省民建系统前茅、全市统一战线前列。综合目标考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明单位创建、党建等工作,都获得全市优胜等次。我们先后连续7年荣获民建湖北省委表彰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连续三年获得宜昌市政协表彰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殊荣。几年来,我们每年的集体提案、会员个人提案均占到当年政协大会提案总数的十分之一强,撰写社情民意的会员不断增多,所占会员总数的比例不断增长。宣传工作一直处于全省前茅。团结网公布的《2018年4月全国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微信公众号排行榜》上,宜昌民建荣登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第二名,荣登民建市级组织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第一名。今年,《人民政协报》先后刊登了《扶贫路上的长久“亲戚”》《520的温暖》《宜昌民建、工商联用心打造既亲又清政商关系》等3篇宣传报道。以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为主的社会服务,一直是宜昌“爱心民建”的一张名片。自2011年起的每年5月20日开展的会员春季慈善募捐活动,截止到今年,共募捐了4060万元。“5·20”春季慈善募捐已经成为宜昌民建社会服务的的标志品牌,也是宜昌市慈善事业的重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