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流园地

正月里来赶大戏

信息来源:赵启喜   发布时间:2019-02-19   浏览次数:3157

记忆中,正月刚开头,年还没有拜完,乡村大戏就要上场了。于是,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约定出门看戏是少不了的一件喜事。年年如此,这份坚持和执着,不是戏迷是永远不知个中滋味的。三里五里也去听,十里八里还得去听。

小时候,我母亲不但喜欢看戏,还喜欢说戏唱戏。每次看戏回来,都像打胜仗的士兵回营一样,坐在火坎边如数家珍地把故事情节和自己的感受一股脑儿地倒出来,形神兼备。父亲和我们兄弟姐妹就成为一群忠实的听众,屡听不厌。慢慢的,我们也染上了“戏瘾”,只要听到哪里要唱戏,我们的神经就会兴奋起来,欢呼雀跃着奔走相告。

乡村里唱戏一般是在夜晚。母亲看戏喜欢背着小凳,打着者用树皮做的火把或电筒牵着我们,说是人多看戏才热闹。圆月高悬,月光如水,地上一片银白,夜色恬静无比。母亲拉着我们的手走在乡路上,村庄只有些轮廓,田间的油菜开了些小黄花,小麦绿油油的一片葱茏,空气中飘着菜麦香气。离戏台还有一段距离,就能隐约听到咿咿呀呀唱戏的声音了,我们的心里立即乐开了花。母亲呢,拉着我们,冲着声音的响处快步奔去。

戏台一般搭在祠堂前或者开阔的空旷地带。四围埋下砖石,平平整整的,用竹子搭起架子、台子,再在竹子台面上上铺上一层木板,这样一个舞台就搭成了。我们到达戏场的时候,锣鼓家伙就“当当咚咚”地响起来,台下已经是人头攒动了。台前挤得满满当当的,土坡上,草堆上,树丫上,甚至是高处邻近人家的晒楼上都是人。马灯高挂,戏台上的灯火已通透明亮。在戏台中央,生旦净丑轮番上台演唱,什么《对花枪》、《寇准背靴》、《秦香莲》…….花旦在戏台上轻歌曼舞,兰花指纤细修长;小生圆润的唱腔真真切切,婉转莺长,划开静夜天空里所的角角落落。一会儿,台上就出现踩高跷,顶人、抬人、打跟头,这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看的杂技表演,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卖冰糖葫芦的、麻糖的、瓜子的、花生的,喊声此起彼伏,我们禁不住诱惑,缠上母亲要来一、二角零钱,买上一支糖葫芦或者一小包瓜子,边吃边在人海里钻来钻去,就像一群欢乐的泥鳅。

戏到了高潮段落,我们的眼皮就感觉发沉,在母亲的怀里模糊地入睡,很快就陶醉在自己的梦里,全然不知道戏中情节的起落沉浮,只是贪恋着亲情的温暖。我被母亲唤醒时,戏也就结束了。夜色已深,清冷的月光照亮每一个路人的归程,跋涉在深深浅浅的山路上,欢笑回荡,人人还沉浸在戏中。

这时,我看见一个矮小瘦弱的妇女,背着一个孩子走在宁静的月光下。那妇人一边稳稳当当地走着,一边嘴里哼唱着戏文,一板一眼的,而背上的孩子早已经睡着了,发出轻轻的酣声。

                                 (作者系宜昌民建会员)